絲路傳騎.巔峰傳騎.東非傳騎.南美傳騎.巴爾幹傳騎.南歐傳騎.印加傳騎.中亞傳騎.歐洲傳騎.日本傳騎.吳哥傳騎.波斯傳騎.中歐傳騎.緬甸傳騎.中國傳騎.
陳守忠、高俊雄
摘 要
本研究目的在了解馬祖卡蹓自行車活動旅客之遊程形式與經驗、遊憩動機、對於馬祖及舉辦自行車運動觀光活動之特性認同程度、體驗感受和體驗滿意度,以探討馬祖卡蹓自行車活動旅客之體驗。
本文以2008年10月25-27日馬祖卡蹓自行車活動之旅客為研究對象,問卷設計主要為封閉式之結構問卷,採取不具名受訪方式進行。
研究發現與結論為馬祖卡蹓自行車隊參與者之敘述性統計在遊憩動機、體驗感受和體驗滿意度,均有正面性的結果呈現,顯示出馬祖具備有發展運動觀光的潛力。
關鍵詞:運動觀光、馬祖卡蹓
壹、前言
自 從2001年政府實施週休二日以來,國人例行性的休假時間增加,擁有較多的旅遊時間,使得民眾休閒型態也產生了改變,休閒行為更為多樣化。再者隨著資訊的 發達,歐美運動風氣深入引進,促使每個人逐漸地注視及參與對身體有益之各項運動或活動(黃坤得、黃瓊慧,2000)。在1997年的國內旅遊調查中,運動 仍未能夠單獨列示為一類,但從1999年起,已經成為國內旅遊重要的活動,項目運動除了是觀光旅遊的主要目的外,也是整體旅遊中的一部分(高俊 雄,2003)。
運動觀光 (sport tourism) 為一項發展以結合運動與休閒遊憩之新興觀光經營事業(黃仲凌,2004)。隨著大眾休閒需求的增加,對於觀光產品的選擇性也逐漸增加,以運動為主軸的觀光 活動在台灣普及,同時有成長趨勢,例如泛舟、登山、飛行傘、攀岩、溯溪、風浪板、及潛水等(張孝銘,2005)。
馬祖從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之 後,一切從軍事回歸到地方自治,也還給民眾自由的生活空間;但隨著國軍裁軍政策的實施,部隊不斷的撤離馬祖,這批當地主要的消費客戶群逐步的減少,也開始 嚴重的影響了當地居民生計,但卻也留下許多具有歷史意義的戰地設施、據點和戰爭神秘的面紗,馬祖也開始思考,如何從戰地轉為觀光景區的出路。馬祖開放觀 光,初期主要鎖定在傳統旅行團的市場;在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成立運作之後,開始整合並包裝馬祖地區珍貴之觀光資源,陸續推出釣魚、賞鳥、大地有情、拈花 惹草、健行、單車、寫生、民宿、戰地等主題旅遊及生態旅遊,來吸引遊客的注意目光。
近年來,因為節能減碳及慢活觀念的推廣,騎乘單車在台灣吹起了 一片流行風潮,單車運動觀光也成為了一項新興的旅遊模式;為了推廣馬祖的觀光旅遊,連江縣政府觀光局在2008年也特別舉辦2008馬祖卡蹓自行車活動, 針對台灣的單車族群為目標,來推展馬祖的單車運動觀光,藉此開拓單車休閒運動遊客的市場和創造馬祖新的運動觀光項目,以達到宣傳馬祖觀光之目的。因此本文 主要是探討參與2008馬祖卡蹓自行車活動旅客的遊憩動機、認同程度、體驗感受和滿意度。(註:馬祖卡蹓,卡蹓 (Kaliu) 是馬祖方言,為遊玩之意思,馬祖卡蹓就代表著歡迎你來馬祖玩)。
貳、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文的問卷對象是2008 年10月25-27日馬祖卡蹓自行車活動之旅客為研究對象,總計人數共42人,問卷回收為38份,回收率為90%。問卷發放方式為運動觀光行程結束後(最 後一夜)發給每位參與者問卷,並告知此問卷屬於學術性問卷,不做任何使用僅供學術參考,且在當天晚餐後回收問卷。
此次活動雖然是2008年馬祖運動觀光遊程中,參與人數最多的團體,共有40多位,但其樣本數還是偏低,所得的結果在推論到其他活動上是受到限制的,僅顯示出旅客對這項自行車活動的感受。
二、研究工具
(一)問卷設計
「馬 祖發展運動觀光之可行性評估研究」之問卷,參考沈燕文「草嶺古道芒花季遊憩體驗之研究」之問卷(沈燕文,2004),以及賴美芬「消費者對運動觀光體驗感 受之研究以F1 賽車旅遊為例」問卷調查表(賴美芬,2006),再考量本研究之目的與架構設計而成。問卷設計主要為封閉式之結構問卷,採取不具名受訪方式進行。在遊憩動 機、受訪者對於馬祖及舉辦單車運動觀光活動之特性認同程度、體驗感受、滿意度等部份,以李克特氏五分量表尺度的測試做為評估。
參、結果分析
一、馬祖卡蹓自行車隊活動旅客遊程形式與經驗
馬祖卡蹓自行車隊活動旅客遊程形式與經驗分為上次到訪馬祖之時間、繼續參與運動觀光行程意向、最能接受的旅遊天數等三項,敘述如下:
(一)上次到訪馬祖之時間
上次到訪馬祖時間如表1所示,沒到過馬祖者所佔比例最高;因此,如經過完善的規劃及行銷,馬祖會是一個擁有潛力的新興旅遊地區。
表1 參與者上次到訪馬祖之時間統計表
上次到訪馬祖之時間 | 人數 | 有效百分比> |
之前沒有 | 30 | 83.3 |
1年以內 | 1 | 2.8 |
1年至2年 | 1 | 2.8 |
2年至3年 | 1 | 2.8 |
3年以上 | 3 | 8.3 |
總計 | 35 | 100.0 |
(二)繼續參與運動觀光行程
會繼續參加運動觀光行程之意願,如表2所示,接近8成左右的參與者會再繼續參加同類型的行程,顯示運動觀光的吸引力和延續性。
表2 參與者會繼續參加運動觀光行程意願之統計表
會繼續參加運動觀光行程 | 人數 | 有效百分比 |
會 | 30 | 78.9 |
不會 | 1 | 2.6 |
考慮 | 7 | 18.4 |
總計p> | 38 | 100.0 |
(三)最能接受的旅遊天數
最能接受的旅遊天數,如表3所示,接受2-3天者最多,超過5成,接受3-4天者次之,兩者人數佔了八成多左右;顯示出參與者在個人假期、體力和經費等因素中,較能接受2-4天的旅遊天數。而運動觀光遊程設計者,可以參考最能接受的旅遊天數,來規劃安排適宜的行程。
表3 參與者最能接受的旅遊天數之統計表
最能接受的旅遊天數 | 人數 | 有效百分比 |
2天以下 | 3 | 8.6 |
2天至3天 | 19 | 54.3 |
3天至4天 | 10 | 28.6 |
4天以上 | 3 | 8.6 |
總計 | 35 | 100.0 |
二、馬祖卡蹓自行車活動參與者之遊憩動機
根據表4顯示,屬於運動度假觀光類型的馬祖卡蹓自行車活動,其活動設計方面是以自行車族群為目標客戶群,因此受訪者之遊憩動機主要會著重在自行車休閒運動的體驗、到馬祖旅遊和放鬆心情等方面,並藉由運動觀光的團體遊程,來探訪馬祖的風光。
表4 參與者遊憩動機的問卷題項分析
問 項 | 平均數 | 標準差 | 排序 |
喜歡自行車活動 | 4.34 | 0.94 | 1 |
合乎休閒與運動 | 4.29 | 0.65 | 2 |
想體驗與嘗試運動觀光旅遊經驗 | 4.27 | 0.79 | 3 |
活動的整體感 | 4.27 | 0.61 | 4 |
放鬆心情與減輕壓力 | 4.18 | 0.69 | 5 |
慕名而來 | 4.16 | 0.96 | 6 |
觀賞馬祖地區自然景觀與動植物 | 4.13 | 0.93 | 7 |
獲得新知識告訴他人這項活動 | 4.05 | 0.77 | 8 |
享有一種團體經驗 | 4.03 | 0.59 | 9 |
活動指導員專業 | 3.97 | 1.09 | 10 |
為了結交新朋友 | 3.89 | 0.77 | 11 |
與朋友或家人一起,發展緊密關係 | 3.82 | 0.98 | 12 |
發展個人戶外旅遊的新技巧 | 3.78 | 0.98 | 13 |
想品嚐地方美食 | 3.73 | 1.02 | 14 |
產品及周邊消費合理 | 3.63 | 1.00 | 15 |
獲得自信心與成就感 | 3.47 | 1.06 | 16 |
尋求自行車活動的刺激感 | 3.46 | 0.96 | 17 |
打發時間避免無聊感 | 2.67 | 1.26 | 18 |
追求潮流 | 2.55 | 1.25 | 19 |
逃離現實生活 | 2.38 | 1.21 | 20 |
拜訪親友 | 2.18 | 1.33 | 21 |
三、參與者對於馬祖及舉辦自行車運動觀光活動之特性認同程度
根 據表5顯示,受訪者認同度較高的構面為社會品質,包含了「景觀具特殊性」、「此次活動具有運動觀光的意義」、「此次活動使人們更加珍惜愛護馬祖」、「此次 活動內容充實而有內涵」、「人文史蹟豐富」、「人為設施與自然景觀協調」、「自行車騎乘路線全程長度適中」等七項。其次為環境品質,包含「馬祖景緻優 美」、「視野景觀協調良好」。而經營管理品質方面只有「活動人員態度服務親切良好」。而在後五項當中,在經營管理品質方面則佔了兩項,分別為「休憩設施數 量足夠」、「路標方向指示牌清楚」。由此顯示馬祖目前對於運動觀光參與者的認同度,以社會品質面項最高,經營管理品質的面項最低。
表5 受訪者對於馬祖及舉辦自行車運動觀光活動之特性認同程度的問卷題項分析
問 項 | 平均數 | 標準差 | 排序 |
景觀具特殊性 | 4.63 | 0.54 | 1 |
馬祖景緻優美 | 4.61 | 0.64 | 2 |
此次活動具有運動觀光的意義 | 4.43 | 0.69 | 3 |
活動使人們更加珍惜、愛護馬祖 | 4.41 | 0.72 | 4 |
活動人員態度服務親切良好 | 4.38 | 0.59 | 5 |
視野景觀協調良好 | 4.37 | 0.59 | 6 |
此次活動內容充實而有內涵 | 4.35 | 0.82 | 7 |
人文史蹟豐富 | 4.16 | 0.69 | 8 |
人為設施與自然景觀協調 | 3.86 | 0.76 | 9 |
自行車騎乘路線全程長度適中 | 3.79 | 1.02 | 10 |
解說牌內容清楚易懂 | 3.61 | 0.95 | 11 |
公路、設施維護良好 | 3.59 | 0.90 | 12 |
動物種類多樣如鳥類、昆蟲等 | 3.53 | 0.76 | 13 |
植物種類多樣 | 3.51 | 0.80 | 14 |
路標方向指示牌清楚 | 3.35 | 1.16 | 15 |
運動史蹟豐富 | 3.19 | 1.00 | 16 |
休憩設施數量足夠 | 3.16 | 1.10 | 17 |
地形起伏平緩 | 2.61 | 1.62 | 18 |
四、馬祖卡蹓自行車活動參與者之體驗感受
根據表6顯示馬祖卡蹓自行車活動參與者的體驗感受都是趨於正面;因此可以確定馬祖運動觀光遊程,能夠帶給參與者正面的體驗感受,對於馬祖發展運動觀光是一項極大的正面因素。
表6 參與者體驗感受要素的問卷之構面及題項分析
問 項 | 平均數 | 標準差 |
感官方面體驗感受 | 4.39 | 0.60 |
此次行程有感受到不同的嘗試及體驗 | 4.42 | 0.64 |
此次行程可享受到不同景觀及視覺享受 | 4.53 | 0.73 |
此次行程可享受到觀賞運動及休閒的樂趣 | 4.39 | 0.82 |
情感方面體驗感受 | 4.43 | 0.65 |
此次行程會把我引領到某種氣氛 | 4.32 | 0.70 |
此次行程令我覺得十分有趣 | 4.47 | 0.73 |
此次行程令會讓我感到豐富精彩 | 4.47 | 0.77 |
思考方面體驗感受 | 4.13 | 0.67 |
請問您對於此次行程當地文化體驗感到 | 4.16 | 0.79 |
請問您對於此次行程週邊訊息提供感到 | 4.05 | 0.77 |
關聯方面體驗感受 | 4.49 | 0.60 |
請問您對於此次行程感到刺激、有趣 | 4.50 | 0.79 |
請問您對於此次行程覺得是難忘的回憶 | 4.53 | 0.77 |
參與此次行程對未來運動觀光會產生興趣 | 4.45 | 0.77 |
行動方面體驗感受 | 4.36 | 0.52 |
參與此次行程會邀朋友參與 | 4.42 | 0.60 |
此行程對馬祖單車旅遊週邊設施感到有興趣 | 4.26 | 0.69 |
參與此次行程會對自行車有不同認知 | 4.21 | 0.78 |
五、馬祖卡蹓自行車活動參與者之體驗滿意度
根據表7顯示,馬祖卡蹓自行車活動參與者的體驗滿意度均有正面性的結果呈現;以整體而言在產品、服務、價格、交通方面,所得到的結果,都可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但在價格方面,需要考量到此次活動的主辦單位馬祖縣政府有補助部份的交通費用。
由 於運動觀光與觀光旅行團的屬性不同,參與者是具有相同目的的一群人,因此參與者會更重視服務人員的專業能力和服務態度;因此只要能夠滿足其活動專業需求, 滿意程度也相對會提高。而在活動行程天數的安排方面,馬祖卡蹓自行車活動安排3天3夜的天數,較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及工作上的調度性。至於在交通方面,此次 活動台灣與馬祖之間的交通,主要安排搭乘台馬輪來回,船程時間需要8小時,在交通上花費了許多時間;因此參與者對於「此次行程交通便利性感到」、「此次行 程目的地容易到達感到」方面所得到的滿意程度是最低的。但由於交通問題,一直是馬祖最難改善的地方,也是馬祖發展觀光的主要阻礙因素。表7 參與者體驗滿意度的問卷之構面及題項分析
問 項 | 平均數 | 標準差 |
產品方面滿意度 | 4.12 | 0.53 |
請問您對於此次行程天數安排 | 4.03 | 0.76 |
請問您對於此次行程餐飲供應感到 | 4.22 | 0.71 |
請問您對於此次行程住宿安排感到 | 4.27 | 0.69 |
服務效能方面滿意度 | 4.23 | 0.59 |
請問您對於此次行程的服務人員態度 | 4.49 | 0.65 |
請問您對於此次行程的服務人員態度 | 4.24 | 0.68 |
請問您對於此次行程行前的講習安排 | 4.05 | 0.91 |
價格方面滿意度 | 4.03 | 0.69 |
請問您對於此次行程當地消費 | 3.84 | 0.93 |
請問您對於此次行程整體的消費水準感到 | 3.91 | 0.83 |
請問您對於此次行程定價的明確性感到 | 4.08 | 0.8 |
交通方面滿意度 | 3.47 | 0.73 |
此次行程目的地容易到達感到 | 3.41 | 0.93 |
此行程週邊交通的相關資訊感到 | 3.60 | 0.83 |
肆、結論
本文使用敘述性統計分析2008馬祖卡蹓自行車活動旅客遊程形式與經驗、遊憩動機、馬祖及舉辦單車運動觀光活動之特性認同程度、體驗感受和體驗滿意度;整體而言,均有正面性的結果呈現,也顯示活動參與者對於馬祖發展運動觀光均呈現正面的態度。
馬 祖因為地理位置特殊,其所擁有的海島自然和地質景觀、閩東人文及建築文化、戰地風光等觀光資源,與國內其他觀光景點相較,有其差異性,也凸顯出馬祖具備了 觀光遊憩活動的獨特性與多樣化。但由於受限於交通運輸、娛樂、建築設施、服務水準等條件不足的因素,自從開放觀光之後,每年造訪的遊客量均為有限,因而許 多台灣的民眾都還沒有到過馬祖旅遊,相對也顯示出其旅遊目標客戶群,還有著極大的發展空間;如經過完善的規劃及行銷,馬祖會是一個擁有潛力的新興旅遊地 區。而運動觀光這項以結合運動與休閒遊憩之新興觀光經營事業,在隨著台灣民眾休閒需求及對於觀光產品的選擇性逐漸增加時,開始普及並趨於成長;且由於運動 觀光與觀光旅行團的屬性不同,參與者是具有相同目的的一群人;因此發展運動觀光遊程,也可吸引不同旅遊目的的旅客,達到增加馬祖地區旅遊人次的效益。
但由於馬祖運動觀光之發展,尚處於萌芽階段,當地政府、旅遊相關業者和民眾,大部分對於運動觀光之概念,還不是很清楚;導致目前已經開展的運動觀光相關活動,其持續力和效益也相較有限,因此,經由本研究有下列建議:
一、強化運動觀光發展之基礎條件
需要改善馬祖對外和境內的交通運輸品質,並降低交通票價,才能減低馬祖的旅遊費用及交通時間。而在周邊附屬餐飲與住宿之服務品質、互補性之休閒遊憩、建築設施和運動專業服務等,需要再加強與提升,以增加旅客的便利性,符合遊憩需求。
二、輔導旅遊相關業者,培養相關專業人才
目前馬祖業者無法推展運動觀光遊程,主要是缺乏相關專業人才;因此,如能與台灣相關運動協會或學校結合,進行專業人才之培訓,才能提升運動觀光遊程設計、規劃及服務之水準。
參考文獻
沈燕文(2003)。草嶺古道芒花季遊憩體驗之研究。佛光大學社會系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
高俊雄(2003)。運動觀光之規劃與發展。國民體育季刊,138,7-11。
張孝銘(2005)。觀光客探索性運動觀光參與體驗之研究。建國科大學報 24(3),119-138。
黃仲凌(2004)。澎湖地區運動觀光發展之現況分析。大專體育,74,71-77。
黃坤得、黃瓊慧(2000)。水上休閒活動之初探。台灣體育,109,15-18。
賴美芬(2006)。消費者對運動觀光體驗感受之研究以F1 賽車旅遊為例。國立體育學院休閒產業經營學系碩士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