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傳騎.巔峰傳騎.東非傳騎.南美傳騎.巴爾幹傳騎.南歐傳騎.印加傳騎.中亞傳騎.歐洲傳騎.日本傳騎.吳哥傳騎.波斯傳騎.中歐傳騎.緬甸傳騎.中國傳騎.
〈2012川藏公路單車壯遊體驗隊〉,10月中旬上路
工商時報20120623 【姚舜】
大陸的「318國道」,東起上海,西至西藏尼泊爾口岸的樟木友誼橋,全長5,476公里,是大陸最長的國道。這條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譽為「中國景觀大道」中的川藏公路,更為景觀之最。
從 成都到拉薩的川藏公路,是中國築路史上工程最艱鉅的一條公路,南線總長2,144公里,沿途必須翻越海拔4、5千公尺以上的14座險峻高山,跨越大渡河、 金沙江、怒江、瀾滄江等洶湧江河,一路雖然路途艱辛、危險,但沿途的景色壯麗,有雪山、原始森林、草原、冰川、峽谷和大江大河,風景絕美,早被單車壯遊者 鎖定為「終極體驗」的標的。
為讓單車壯遊同好得以一償宿願,由中華單車文化協會、台灣自行車旅遊協會、東風旅行社與發現者旅行社 共組的「單車壯遊聯盟」,擷取這條「單車天路」的精華並排除可能的障礙,設計出15天的〈穿越巔峰-川藏公路單車壯遊體驗之旅〉,此一壯遊體驗隊將於10 月出發,是單車騎士挑戰自我、一圓旅夢的機會。
南線全長2,144公里的川藏公路,是單車壯遊者的終極體驗目標,不過,想要全程完騎並慢慢欣賞沿途風景,有海外單車旅遊經驗者都至少需要1個多月時間,更遑論沿途連綿不斷的翻山越嶺高原路,其實是艱難的考驗。
川 藏公路真的美不勝收,但對於沒時間和體力的單車旅遊愛好者而言,囿於很多主、客觀因素,它終究是一條遙不可及的單車「天路」。鑑此,為了避免過長的行程時 間成為單車壯遊的阻礙因素,台灣單車壯遊聯盟與中華單車文化協會特別策畫了〈川藏公路單車壯遊體驗之旅〉行程,將旅程時間、沿途景觀、路況安全及高原適應 等因素,通通考量周全,並搭配支援車全程照顧,以備不時之需,行程將於1 0月中旬上路,是單車旅遊愛好者實現壯遊美夢的選擇。
單 車壯遊聯盟強調,單車壯遊川藏公路不是騎車比速度、比距離、比里程、比完騎,將大部分時間花在騎單車的競賽或挑戰型式;而是注重如何經由單車的踩踏,更深 入體驗沿途風土民情。因此騎車路段的安排,會考量沿途的人文、風景、景點、地理景觀的差異、路況交通安全、時間、體力等因素。
單車壯遊聯盟並指出,由於西藏高原環境不同於台灣,所以壯遊進行中,將特別注重戶外風險管理,以降低團隊及個人的風險機率。同時,每日實際的騎車路程,將會依據路途環境中的天氣、時間、路況、隊員的適應力、團隊體力等因素做機動調整和管理。
此外,單車壯遊川藏公路的全程都安排有巴士和支援貨車跟隨,在單車騎乘的路程中,可針對個人體力狀況與單車壯遊指導員的建議,選擇想要騎乘的路段或上車休息。沿途也以輕裝方式騎程,行李及不必要的騎乘裝備可置放於車上。
單車壯遊聯盟並指出,由於行進模式不強調競速,較傾向慢遊,加上有支援車隨行,所以不想騎車的家屬或親友也可參加此一體驗隊,沿途可坐在支援車上移動並欣賞風景,甚至可在支援車等候的過程中,以徒步漫遊方式深入當地。
川 藏公路單車行程被歸類屬「健腳級」路線,適合有騎乘經驗的朋友騎乘;但由於有支援車搭配,所以只要單車騎乘技術熟練,沒有海外單車旅行經驗都可參加。不過 必須留意的是,此次活動全程多為高海拔地區,有意參加者必須衡量自己的身體狀況,有心血管和呼吸疾病如心臟病、高血壓、氣喘者應避免前往。
另外,單車壯遊川藏公路行程中,路況分柏油路面和泥石土路兩種,有些路段會因修路或年久失修而有部分的泥石或坑洞路面,同時行程中會行經許多彎曲的上下坡越嶺路,連續的髮夾彎山路,和路況不佳的路段,所以要特別留意個人的騎乘技術、單車狀況和交通安全。
在 吃食安排上,單車壯遊川藏行程多在偏遠鄉間地區行進,除了縣城的飲食條件較佳外,路途的午餐,只能在沿路的小餐館或商店用餐,有時只有簡單的麵食或泡麵。 至於住宿安排,除了在成都、拉薩等大型城市中會以三星級旅館為主,在大部分的偏遠縣市地區,則須遷就當地的旅館設備和條件,有些設施較簡單,甚至是只有公 共衛浴設備的招待所。
單車壯遊聯盟並提醒,參加川藏公路單車壯遊體驗,單車在飛機的托運和擺進支援貨車的運輸過程中,難免會產生一些不可避免的損傷或刮傷,同時考慮到維修難易、零件和修車工具的通用性,聯盟也建議有心參加者不要攜帶太高檔的單車前往。
INDEX
川藏公路單車壯遊體驗隊查詢●中華單車文化協會:(03)407-2711
●臺灣自行車旅遊協會:0922-449-449
●東風旅行社:(07)215-2977
●發現者旅行社:(02)2511-3205
●網站:http://abc.ebm.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