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傳騎.巔峰傳騎.東非傳騎.南美傳騎.巴爾幹傳騎.南歐傳騎.印加傳騎.中亞傳騎.歐洲傳騎.日本傳騎.吳哥傳騎.波斯傳騎.中歐傳騎.緬甸傳騎.中國傳騎.
2012-11-22-單車誌69期- 絲路傳騎 橫越中國6,300km:
隨著台灣單車環島的熱潮持續發燒,並將這股單車壯遊的風潮延伸到國外,至2012年台灣已經有多組人馬已完成或正在進行單車環球的壯遊,讓單車環球又一躍成為了許多台灣朋友的偉大夢想和自我挑戰的目標。
回顧台灣單車環球活動史
回顧台灣單車環球活動史,從胡榮華在1984~1987年展開單騎環球,以三年多的時間完成40國,42,686公里旅程,成為台灣第一位完成單車環球之人,在當時也啟發了包括筆者在內的許多年輕朋友的單車環球夢。
但由於當初的時空背景,和沿途的環境、資源、安全、資訊等條件受限,路線也會行經一些較落後的地區國家和自然環境,所以風險和難度較高;在種種條件的限制與阻礙中,單車環球就歸類於高難度的挑戰活動;因此有夢想的人多,敢築夢踏實的人少,所以一直後無來者。
在經過了十年的時光之後,在日本探險家河野兵市先生來台訪問時,納悶不解的表示:「以台灣逐漸與日本相近的社會經濟能力,日本完成單車環球有記錄的早已經超過一百多位了,為何台灣完成單車環球的人,十年前只有胡榮華君?十年後還是只有胡榮華君?」!
筆者在此激勵下,更堅定了單車環球的信念與決心,開始積極的準備騎向環球,於1998~99年期間展開「騎向21新世紀-橫跨亞非歐美洲單車環球二萬公里長征挑戰」;以400天時間,騎經二十多個國家,完成環球一圈壯舉,成為台灣第二位完成單車環球之人。
2002~03年鐵馬家庭黃進寶階同妻子楊麗君,大兒子黃建家、小兒子黃琮富,以13個月的時間,完成「鐵馬家庭環球行」。1998~2001年Vicky&Pinky以分時分區段的旅遊型態,帶著單車走過五大洲,32個國家。而後隨著地球村和網路資訊發達的時代來臨,單車環球的困難度也日益降低,從挑戰活動轉換成壯遊的型態,台灣朋友開始進入逐夢踩天涯的新紀元。
分時分段單車環球壯遊計劃
雖然單車環球的難度已經逐漸降低,但許多台灣朋友在時間、經濟、家庭、壯遊能力等外在因素的牽絆,和長時間的環球之路對心理及生理面的重大考驗下,大部分還是很難實現個人的單車環球壯遊夢。因此為了讓有單車環球夢想的朋友,能築夢踏實,筆者特別聯合了多位單車環球和壯遊玩家,成立了台灣單車壯遊聯盟,以自身的豐富單車壯遊經驗,並實際考量大部分朋友的能力和條件,提出了「單車環遊世界是一輩子的事」的思維,規劃了四年的「分時分段單車環球壯遊」計劃。
「分時分段單車環球壯遊」計畫從絲路傳騎開始,共分為四大段,第一段為中國絲路段北京至新疆伊寧哈薩克邊境止,在2011年正式開騎。第二段為中亞絲路段新疆哈薩克邊境至土耳其亞歐交界,從2012年開騎。第三段為歐洲段土耳其至法國巴黎止,從2013年開騎。第四段橫越北美洲,從2014年開騎。
每一大段在開騎之後,接續的每年固定時段中,如有更多的朋友支持,將會繼續的舉辦。也就是從2014年之後,每年我們將會分時的舉行一~二大段的騎程;參加者就可以選擇用分時分段這種較可行的模式,來完成單車環球壯遊。
每大段又區分成3小段,各小段時間15~20天,依照個人的時間配合,可以全程參加,或分小段參加;所以我們整個單車環球壯遊計畫,也將會長達12年時間。如此就能讓無法撥出長時間旅行的朋友,可以利用每年的假期,逐步地完成單車環球的路線拼圖,一圓單車環球夢。
另外從活動天數考量,譬如從北京到新疆伊寧全程約6300公里,由於路途遙遠,想要全程完騎與參觀沿途景點,至少需要二個多月時間,這就讓許多有興趣但沒長假期的朋友,無法圓夢。為了避免過長的行程時間,成為阻礙因素,因此每天安排的騎車行程約在40~100公里,其餘路程搭乘汽車,以較快速的方式移動和前進,如此就能大幅縮短整體活動時間;並可避免耗費太多的時間,在景色單調、沒變化、無趣或危險的路段中騎車。
「分時分段單車環球壯遊」計畫的第一階段絲路傳騎-中國絲路段北京至新疆,從2011年7月23日,在歷經35天的征程後,在8月25日順利橫越了中國大陸6300公里的路程,抵達中國哈薩克邊境的霍爾果斯口岸。而此次參加全程的隊員共有十位,包括林淑惠、余玉華、顏政治、廖木旺、陳達人、羅仕東、羅家銘、鐘鳳英、王維裕、鄭秀雄,平均年齡更高達60歲,最高為70歲的王維裕,隊員中有5位之前也曾參加過福州到北京的單車隊,所以此次隊伍可稱為「單車環球壯遊不老騎士隊」。
從中國重要的古蹟地標-八達嶺長城開騎
在北京悶熱且陣陣豪雨的天氣中,經過2天的整備與團隊之間的磨合,也參觀了北京故宮、天安門廣場、鳥巢、水立方等主要景點後,7月25日上午頂在細雨綿綿的天氣,搭乘隨行的巴士,在暑期旅遊旺季的人山車海中,抵達我們的出發點,也是北京重要的地標八達嶺長城。
參觀完一生中必遊的長城後,拍完出發照,加上參加第一小段北京到西安的林明賢和尹永清,一行12人在北京朋友段光宇的領騎下,從八達嶺停車場正式開騎,展開6300公里橫越中國大陸的征程。而老天爺此時好像也在為我們加油般,原本陰雨的天氣,也慢慢雲開天晴,帶來了好的兆頭。離開長城之後,公路一路平坦,經延慶縣城時,原本計畫沿著110國道,繞延慶縣城外圍騎行,結果才騎沒多久,國道就封閉修路,需要改道而行。
由於此次壯遊活動的路線很長,橫跨北京、河北、內蒙、陝西、甘肅、青海、新疆等地區,總里程數長達6300公里,雖然大部分的路段我曾經騎過,但由於近幾年來中國大陸的整體建設突飛猛進,許多地區都是翻天覆地的改變,所以心理早已有準備,這一路上將會有許多的突發狀況需要解決,但才剛騎了15公里的路程,突發狀況大考驗就來得這麼快。
還好隨隊巴士司機楊若師傅,車上有裝GPS,此時只能依照著GPS的導航,就這樣誤打誤撞的騎進了兩旁果樹成林、綠意盎然且車流量少的北京單車旅遊路線,一路盡享北京郊區的鄉野風光。
騎了三十多公里的路程,經過了省界,離開北京進入河北省後,路況、環境和景觀開始變差,沿途的村落也較為落後,讓人很明顯的感受到,才一線之隔,北京和河北省的生活環境就有很大的差異!
由於路況不佳、時間不早,公路上經過的大貨車逐漸增多,在揚起的陣陣灰塵中,結束第一天的單車騎乘,大伙幫忙將單車放到支援貨車上,人員再搭乘巴士,前往宣化古城住宿。
宣化-輝騰希勒大草原-呼和浩特-包頭
行程從宣化一路往西行,經張家口之後,就離開河北進入了內蒙古自治區。到了內蒙古就要體驗蒙古草原風情,所以在抵達卓資時,就離開110國道,騎單車沿著上坡山路,登上海拔二千公尺的輝騰希勒草原台地。爬上了輝騰希勒草原,起伏的草原綠地上,矗立著一座座白色的發電風車,綿延到遠方;風車上巨大的風葉則隨風轉動著,發出陣陣的氣旋聲。
「數大便是美」,但草原和發電風車,在此就搭配出了一幅不協調的畫面;自然傳統和現代化並存雖然很難,但眼前的景緻實在非常突兀,讓人對內蒙草原有些失望,不過這裡可是內蒙古知名的草原旅遊景點。
聽導遊說,草原在近幾年來的降雨量也年益降低,當地人都認為是每天轉動不停的發電風車把雲給吹散了,雨量也就變的稀少了。而草原上原本星羅棋布的九十九個小海子,目前大部分也都乾凅,只剩下一個個草窪地。
雖然對草原的景觀有些失望,不過還是可以騎著鐵馬,馳騁在草原鄉野路上,直奔由台商經營的九十九泉草原度假村,體驗住宿在草原蒙古包。
沿著車流量較稀少的縣道,離開輝騰希勒草原;一路上我們的內蒙古導遊也驚訝的表示這些公路她都沒走過,我們怎麼會知道?而且沿途的村落地名和里程都還正確。其實答案揭曉,就是我們知道從Google地球找路線!
進入內蒙古時,導遊就說內蒙古在這幾年有一個成語可以形容:終於「揚眉吐氣」了。「揚」就是羊的相關製品如羊毛、羊肉等;「眉」是煤礦;「吐」是稀土,;「氣」是天然氣。因為發現這些礦藏,在經濟掛帥的大旗之下,內蒙政府近幾年來大肆的開發,雖然帶來經濟財富,但整體環境的衝擊和破壞,將無法彌補。
從呼和浩特到包頭,除了高速公路之外就只有110國道,所以這段路要騎單車就只能選擇110國道了;我們就從呼和浩特搭車前往距離包頭80多公里的土默特左旗下車,準備開始當日騎乘。
剛出鎮區,往東行的對向車道上,一路不間斷的停著一輛接一輛的運煤大貨車,偶而才會開動一下,向前移動一些距離;也讓我想到年初時看到「內蒙到北京高速公路塞車一個星期」的新聞;看到這般的塞車景象,心理慶幸著,還好我們是往西行,車輛不多還可通行。
但好景不常,騎了三十多公里的路程之後,往西行的車道也已經塞車,無法前進,雖然單車可以穿梭在車陣之中,但是我們的巴士和貨車,已經堵在路上動彈不得。單車隊伍只好請領騎的段光宇帶領並找地方用午餐,順便等支援車。
堵車在110國道已經是常態,許多司機就這樣非常認命的一路開開停停,將煤運往河北或北京,也不知道要幾天之後才能抵達目的地;而吃、喝、睡就在車上解決,也因此為當地老百姓創造了許多經濟效益,不時看到當地人或走或騎車的叫賣著盒飯、方便麵、飲料等,還真是無奈又有趣的畫面。
好不容易塞車的車陣開始移動,支援車就一路追趕單車隊,但東行往河北方向的車道還是停滿著動也不動的運煤大貨車陣;而西行車道雖然可以通行,但只要遇到不守規則,逆向而行的貨車,就會車頭對車頭的被堵住;一路只能過關斬將,走一步算一步。
在停滿運煤大貨車的110國道上騎單車,只能穿梭在車與車的縫隙中,有如誤入車陣的小白兔般,穿越迷林之中。在土默特右旗,隊員等了二個多小時之後,好不容易和殺出重圍的支援車會合,趕緊上車,走不會堵車的高速公路到包頭;當天也見識到傳說中的「世界上最長的停車場」難得奇觀和體驗。
包頭-響沙灣-鄂爾多斯-榆林-延安-西安
從包頭轉往南行走210國道,終於脫離了110國道的惡夢。一路經響沙灣、鄂爾多斯、成吉斯汗陵後,離開內蒙古進入位於陝西省北部的榆林。
榆林近幾年開始生產煤礦,所以往綏德的210國道上也是停滿了運煤大貨車,本擔心又會遇到內蒙110國道的堵車盛況,結果換個省分的交通管理就是不一樣。公路左、右兩向的外車道上,雖然運煤大貨車是一輛挨著一輛,但卻空出了中間車道,讓其他車輛通行;司機們都會遵守規則,依序前進,不會突然開到中間車道,造成堵車;看來陝西省的管理果然比內蒙古好,而內蒙古只能用一個「亂」字形容。
綏德之後的210國道上,已經沒有運煤大貨車潮,車流量也少,從這裡開始騎乘單車,就可享受騎車的樂趣。騎在緩上、緩下坡的婉蜒山路上,進入了陝北的黃土高原地區,沿路的村落,就可看到許多還有人居住的窯洞,這也是陝北特有的人文風情。
8月1日從延安往西安,由於大部分的車流都走高速公路,所以210國道上的車輛較少;雖然一樣是上下起伏的山路,但因沿途的鄉野風光優美,大伙盡情享受了騎車的樂趣,一路騎抵永鄉,雖然還意猶未盡,但由於時間關係,收工上車,搭車前往西安,結束第一小段北京到西安的單車騎程。
抵達西安完成了第一階段1800公里的旅程,參加第一小段的林明賢和尹永清在此和主隊伍告別,但也迎來第二段西安到敦煌的隊員,第二段共有呂嘉鴻、吳貴霖、吳鈺晟、張維孝、洪家駿、林錫勳、蔣士英、蔣隆文等八位參加,而參加第二、三段的蔡國圳也在西安加入行列。
除了隊員迎新送舊外,工作人員也做了部分更換,領騎的段光宇和司機楊若,要返回北京,領騎工作則交由老夥伴來自昆明的金永剛,巴士則換成由范師傅駕駛的45人座的大巴士。團隊又重新組成,一行20人,展開第二段的新旅程。
西安-天水-蘭州-西寧-張掖
8月3日上午參觀完乾陵,由於到天水的路途遙遠,且要趕在麥積山石窟下午五點半關門前參觀完畢,就趕緊上路,沿著天北高速公路經寶雞直奔天水。而西安接待的旅行社經理楊紅,考慮一路上可能狀況多,特別請她先生小穆哥陪同我們到敦煌,也多了個人好照料團隊。
以前高速公路還未通車前,寶雞到天水只有310國道可通行,而310國道沿著渭河河谷而建,山路盤旋曲折,隧道數量多且部分隧道內沒照明,沿途路況差,連結大貨車又多,一直是個交通瓶頸;在高速公路開通後,情況就有些改善;但是騎單車經過這段公路的風險還是高,所以還是搭車到麥積山石窟之後再來騎車。
參觀完列名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麥積山石窟,踩上單車一路下滑至天水,第二段的第一天經過熱身後,準備迎接後續2360公里的考驗。
由於往定西的高速公路已經通車,我們就上高速公路從天水直奔到甘谷,再開始沿著316國道騎往隴西。在2009年帶我當時6歲女兒陳萱騎絲路時,就騎這段路線,對於沿途的風土民情,也留下很好的印象。但從甘谷一踩上踏板,天公就不做美,開始飄起小雨,不然就可在這段林蔭路上,盡享騎車樂趣。騎抵隴西之後,結束騎乘,直奔蘭州。
離開位於黃河畔的蘭州,探訪了位於黃河上游的劉家峽水庫,並搭乘快艇前往列為甘肅省三大著名石窟的炳靈寺石窟參觀後,就直驅青海西寧。從蘭州有2條路線可到河西走廊,較近且海拔高度較低的路線是翻越海拔3035公尺烏鞘嶺山口到武威;另一條就是進青海再翻越海拔3767公尺的祁連山景陽嶺山口到張掖。在規劃安排行程時,因全程有強有力的支援車做後盾,因此當然選擇較精采的青海祁連山的路線。
到了青海省不去青海湖看看,可就枉走一趟路。青海湖位於海拔三千兩百公尺的高原草場上,面積約台灣的八分之一,環湖周長360多公里;沿湖一路走來,湛藍湖水對映著草原牧場上成群的牛羊,滿眼盡是一幅幅美麗的塞外自然風光。
所以單車環青海湖,目前也成為大陸火紅的單車路線;但環湖踏騎需要3~4天的時間,騎乘路途中就是青海湖常伴左右,因景觀變化不大,最後可能會覺得太無聊。因此我們只安排青海湖一日行,從西寧搭車到青海湖畔後,踩上單車沿著環東公路的海東地區,騎乘到海晏後,再搭車返回西寧。
8月7日離開西寧進入祁連山區,進入開滿油麻菜的青石嘴河谷,在滿地黃花的谷地美景中,騎車挑戰這次行程的最高點海拔3767公尺景陽嶺山口。在東山飄雪、西山晴的奇特高山自然氣候中,大伙吃力的騎上了景陽嶺山口,讓一團正在山口休息拍照的德國旅行團,欽佩不已,也借單車一起合影。翻越了祁連山,滿足的上車休息,經一路的下坡山路之後,在一望無際鋪滿黃色和綠色的油麻菜拼布地毯迎接中,進入河西走廊,抵達張掖。
張掖-嘉峪關-瓜州-敦煌
在張掖停留兩夜,特別安排到歷史悠久的市區大佛寺和祁連山下的馬蹄寺石窟一日遊,主要能暫駐和放慢旅行腳步,好好體驗感受這個甘肅絲路上的交通、文化、政治、經濟重鎮;也在當地車友楊玲、李樑的陪同,騎單車從馬蹄寺一路輕鬆下滑返回張掖。
離開張掖沿著路況還不錯的312國道續往西行。312國道從上海到新疆伊寧,全長4819公里,是中國大陸第二長的國道,僅次於上海到西藏樟木的318國道。但在高速公路開通後,新疆的312國道就有許多路段和高速公路合併,而甘肅河西走廊段的312國道大部分就剩下高速公路旁路況較差的單線道路;所以目前許多兩岸騎絲路的車友,為了追求時間和速度,都選擇騎到高速公路上,雖然路況好、速度快,但因後方而來的汽車車速也快,所以風險相對提高許多;另外高速公路都建設在戈壁灘上,經過綠洲小鎮也都繞行外圍,除了公路休息站外,沿路都沒遮蔭休息之處,就只能找公路下的涵洞,才能避開狠毒的太陽。所以我都不建議騎高速公路,因為騎高速公路只有拚騎車和速度且有極高的風險,就不如騎平面道來的悠遊自在、沒速度的壓力和深入當地。
從張掖到酒泉的這段312國道,因為沿途經過臨澤、南華、元山子、清水鎮、下河清等一些鄉鎮,所以路況維持的還可以;我們就騎了其中的70多公里路程,體驗了戈壁灘的自然環境後,再搭車到嘉峪關。
嘉峪關是明代萬里長城的西部起點,自古稱為「河西第一隘口」;並因戰略地勢險要,建築雄偉而有「天下雄關」、「連陲鎖陰」之稱。騎車參觀了嘉峪關城、懸壁長城、長城第一墩等古蹟名勝之後,西行出關,進入更遼闊的戈壁曠野區域。
一出嘉峪關,騎行在沿著高速公路旁的312國道,這段只有一個車道寬的國道,路況不是很平坦,但因為主要車流都走高速公路,所以往來的車輛不多,騎乘起來也較為輕鬆;一路就經新民堡、清泉鄉抵達赤金鄉。
此次行程安排較麻煩和最難掌握的就是午餐的用餐點。因為騎在路上,大部分都在鄉村地區,有時到了用餐時間,但不一定找得到餐館,經過有餐館的地區,但不一定是午餐的時段;所以每天都要費盡心思找可以用午餐的地方,而可以吃到午餐的時間也都不定。
支援車先抵達赤金鄉路口,看到高速公路休息站內的餐館,恰巧有後門可通312國道,今天的午餐就可輕鬆解決。下午休息完,踏上鐵馬再戰,又遇到一路順風,所以直奔到玉門市才歇腳上車,直驅瓜州。當日由於老天爺作美,所以騎程了115公里。
8月12日,預計從瓜州騎100多公里的路程到敦煌,所以早早出發,直奔敦煌;瓜州的車友張峰也加入行列,陪我們騎到敦煌。
早晨的空氣清新,氣候涼爽,沒有戈壁豔陽,騎乘得輕鬆愉快。經南岔收費站旁的哈蜜瓜攤,大伙在大啖甜美的哈密瓜後,滿足的準備迎接一路戈壁曠野的挑戰。但好景不常,才騎10多公里的路程,浩瀚的戈壁灘上,慢慢颳起不停歇的強風,橫掃在毫無遮擋的曠野之間,更掃興的是風向吹的是正逆風;原本流暢的騎速從20多公里慢慢的降到10多公里,為避開逆風的風阻,大伙自然的騎聚在一起,由騎前面的擋一些風阻,掙扎慢騎在逆風的曠野間;大伙賣力死命地踩著踏板,騎了2個多小時,還是不敵戈壁狂逆風的吹襲,只前進不到30公里的路程,只好就此打住,結束第二段單車騎乘,搭車前往莫高窟石窟,用午餐和參觀。
敦煌-柳園-星星峽-哈密-善鄯-吐魯番
8月14日一早,全程隊員在敦煌的旅館與第二段的隊員告別後,展開第三段2200公里的行程。工作人員在敦煌又做了一次更換,小穆哥、范師傅和從北京一路到敦煌的支援貨車司機何小龍和小呂都要返回西安;第三段支援車就只剩一輛巴士,由楊師傅和導遊周震從新疆烏魯木齊過來會合。
一早離開時,就知道敦煌地區目前缺柴油,大部分的加油站都加不到柴油,只好沿著公路往前開,一路詢問了路上的所有加油站,但答案都是「沒有」;最後繞進了一個鄉內的加油站才找柴油,順利解決了燃油之急,才敢繼續往柳園前進。
由於柳園到星星峽路段正在修路,路況非常糟糕,一路搖到星星峽已經下午三點,趁著用午餐的空檔,趕緊打電話給四川登協的朋友劉峰,因為他恰巧支援林義傑「擁抱絲路」跑步活動在中國段的支援工作,當日「擁抱絲路」活動剛好在星星峽地區進行。
用完午餐,踏上單車,騎進此行的最後一個省區-新疆;在途中我們也與林義傑迎面相遇,彼此互相加油鼓勵,留下一次難得的際遇。
進入新疆沿途更為荒涼,可提供餐飲、住宿的城鎮距離更為遙遠,從星星峽往西要到140公里外的駱駝圈子,才又進入有提供食宿的綠洲村鎮;因此在新疆地區騎單車旅行,因補給點的距離拉長,所以會比較辛苦。
從哈密到鄯善三百多公里的路程,途中只有三道嶺這個小鎮有住宿的旅館;而哈密和三道嶺兩地距離80多公里,除了已經是高速公路的312國道外,還有一條502縣道,沿途的車流量相對稀少。以目前新疆的312國道沿線,有這種適合騎車的公路也僅剩不多;所以當然要騎車馳騁一下。順便投宿在三道嶺這個因煤礦產業而存在的小鎮,體驗西部特殊的小鎮風情。
從三道嶺經一碗泉、紅山口到鄯善,因高速公路通車後,312老國道基本已經毀壞,沿途的一些聚落風貌也漸漸的改變和沒落。騎單車更沒得選擇,只有冒著風險,騎在高速公路上。而位於312老國道旁的紅山口,本是來往車輛過客的用餐和休息住宿之地,之前我曾在此住宿多次;原本路旁一整排有著一、二十幾家的餐館,因車輛現在只從高速公路上呼嘯而過,不再停留休息用餐,所以就只剩下一、二間還在繼續堅持營業;看到紅山口的興衰起落,不禁讓人嘆息。
從鄯善到吐魯番一樣有兩條路線可以選擇,312國道和058縣道。312國道是沿著火焰山脈的北側而行,058縣道則沿南側而行,車流量也比較少;當然還是要選擇汽車少的路線騎乘,順便要去探訪位於火焰山腳下的吐峪溝,維吾爾族的古聚落。
8月17日抵達低於海平面的吐魯番,如西遊記般,也體驗到在火焰山的炎熱高溫中騎車。
吐魯番-烏魯木齊-沙灣-精河-賽里木湖-霍爾果斯口岸
前進,經大河沿後,從小草湖出口下高速公路,我們要從沿著白楊河谷車流量稀少的老路,騎單車上溯。
小草湖是知名的風口,颳起風來,可是狂野的很,和颱風相比一點都不遜色,前幾年還曾有火車被吹翻的事件。還好天公作美,我們在無風的天氣中,順利沿著河谷的上坡路,騎上了達板城;就可輕鬆的高唱「達板城的姑娘」。從達板城經賣新疆大盤雞出名的柴窩堡後抵達新疆首府-烏魯木齊。
離開烏魯木齊,還是沿著312國道一路往西行,經沙灣、精河抵達位於西天山之間,被譽為「西方淨海」的賽里木湖。賽里木湖環湖公路近100公里,從景區東南入口進入後,眼前出現一幅藍天白雲對映著平靜湛藍湖水的自然美景,大伙已經是按耐不住,急著要騎著單車衝進這美景之中。
沿著環湖公路漫騎,湖裡的湖水藍得純淨,藍得幽深,藍得神祕;而湖畔草原上的牛羊成群,再迎著清涼的山風,騎行者已經被身旁的美景陶醉了,時間和速度在這裡似乎已被凍結,大伙的行進速度不自覺的放慢,因為行程即將抵達終點,可要好好地盡情享受,這段征程中最後的美景。
依依不捨地離開賽里木湖的湖畔美景,我們住宿在附近的龍嶺山庄,懷著五味雜陳的心理,期待著明日行程的終點線到來。
8月23日,離開龍嶺山庄,經果子溝河谷一路下坡,由於這段公路正在進行高速公路的最後整修工程,所以我們到蘆葦溝之後,才踏上鐵馬往312國道的終點前進。經清水河鎮、邊檢站,經過30多天的行程,從東邊的北京橫越了整個中國大陸,終於抵達西邊的霍爾果斯口岸,大伙迫不及待地穿過城區,直往口岸騎去,並在口岸前拍下珍貴的留影,成功順利的完成「分時分段單車環球壯遊」計畫的第一階段絲路傳騎-中國絲路段。
在返回烏魯木齊的車上,就有伙伴已經急著問:「接下來明年呢?」。
接下來的2012年就是「分時分段單車環球壯遊」計畫的第二階段絲路傳騎-中亞絲路段,將行經哈薩克、吉爾吉斯、烏茲別克、土庫曼、伊朗、土耳其等六個國家,行程將更特別和複雜,大家拭目以待。
活動預告
分時分段單車環球壯遊/絲路傳騎-中亞絲路段
全程 哈薩克/土耳其 :2012年07月03日-08月11日 共41天
第一段 哈薩克烏茲別克:2012年07月03日-07月17日 共15天
第二段 烏茲別克/伊朗 :2012年07月13日-07月26日 共14天
第三段 伊朗/土耳其 :2012年07月25日-08月12日 共19天
分時分段單車環球壯遊/絲路傳騎-中國絲路段
第二段 西安/敦煌 :2012年08月13日-08月27日 共15天
詳細活動簡章請參考中華單車文化協會網站:www.taiwanbi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