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傳騎.巔峰傳騎.東非傳騎.南美傳騎.巴爾幹傳騎.南歐傳騎.印加傳騎.中亞傳騎.歐洲傳騎.日本傳騎.吳哥傳騎.波斯傳騎.中歐傳騎.緬甸傳騎.中國傳騎.
北非中東段 1 – 進入處處騙人的世界/ 埃及
開羅-路克索-阿斯旺–路克索
● 前進埃及
1999年4月7日在曼谷機場海灣航空的櫃台,看到航空公司的服務小姐頭帶著紗巾,已經有阿拉伯的味道了。
「你有沒有埃及簽證?」「你的回程機票?」「沒有機票,簽證不一定會給!」櫃檯小姐問著我。
預計到開羅機場辦理埃及的落地簽證,可能會有問題?怎麼又有這種狀況,旅行資訊都沒有註明,總不能被卡在曼谷機場吧!趕快解釋我的自行車行程與翻開護照內的接續國家簽證。
「你有沒有信用卡?」櫃檯小姐看了我的信用卡與主管再討論。
拿出信用卡證明我的經濟能力後,終於同意讓我辦理登機手續。出門在外,信用卡是很重要的,除了方便,還是經濟財力的證明。
行程中,再增添一點簽證的小插曲,順利的從曼谷轉海灣航空到達巴林,由於無法當日轉機到開羅,因此航空公司還安排進入巴林住一夜。
巴林這個陌生的地名,以前只知是位於阿拉伯地區。透過這次轉機進入後,才知道它是位於沙烏地阿拉伯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之間的波斯灣,由一小群波斯灣島嶼組成的國家,巴林主島長僅四十公里﹔從1930年代發現石油後,現在油藏已經開採殆盡,採集珍珠等傳統工業,才日益重要。在機場辦好入境手續,進入巴林的旅館,已經晚上十一點,市區看來也沒什麼夜生活了。
隔日一早,小巴士接往機場,司機對於來自台灣的我感到好奇與友善,可能很少遇過台灣人吧!就這樣匆匆一瞥,巴林這個位於沙漠小島上的繁華城市,並在護照上多留下這個國家的入出境章。
在巴林機場的候機室,等後多時,海灣航空的飛機才跚跚來遲。透過候機室的玻璃往外尋找,終於看到我的托運行李與單車,正準備送上飛機。從尼泊爾托運的行李需要在曼谷與巴林轉機與過夜,一直耽心行李是否會順利抵達開羅﹔看到了行李預備上機,已確定沒問題,就能安心了。
但臨登機前,卻又看到行李並沒送上飛機,行李車將托運行李不知拉到何處﹔滿腹懷疑進入機艙後,看到大部份是埃及人的滿艙乘客,艙內的行李箱內更塞滿行李﹔可想而知,我們的行李一定是無法送進貨艙,而沒有一起登機。
整部飛機中,沒幾個外國旅客,飛機上西方國籍的空姐,服務態度就顯得有點不客氣與不耐煩,除了可能有種族歧視外,與搭機的埃及人水準不高也有關係。到達開羅機場,在移民局櫃台前的銀行買了美金十五元的印花,自行貼在護照的內頁後排隊蓋章,沒有任何的麻煩與刁難,順利的進入埃及。
● 開羅的可怕交通
擁有悠久歷史文化與豐富古文明遺跡的埃及,位於非洲大陸的東北方,北臨地中海,東面紅海,西接利比亞,南毗蘇丹,為世界四大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是我環球行程中唯一的非洲國家。
辦好埃及的落地簽證入境,至行李轉盤﹔不出所料,許多埃及旅客都推著一大堆行李等候海關檢查,巴林上機的旅客行李,當然並不在其中,而海灣航空公司只發了一張證明單據,明天再親自來機場領回行李。每更換一個陌生國度或大城市的過程中,除了要從新適應環境外,沉重的裝備行李是一大負擔,尤其在轉換其他的交通工具,如飛機、火車等,極易發生突發狀況。
出了機場,與拉客司機經過一番討價後,一人二十元埃及鎊折合台幣二百元到開羅市區,並分送到目的地﹔從機場到開羅市區的路上,見識到了開羅擁擠的交通,也少有人在路上騎乘自行車。
位於尼羅河三角洲頂點以南的開羅,是埃及的首都與非洲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由於人口近一千萬人,開羅是一座交通混亂、人種複雜、衛生條件較差的城市。市中心埃及博物館附近的Tahrir Square有許多廉價旅館與旅行社,所以成為了自助旅行者聚集的區域。
進入混亂的市區街頭,還好沒有帶著裝備行李找落腳的旅館,花了一些功夫,才找到大廈中庭後方狹小的電梯,進入位於大廈頂樓的太陽旅館,這一帶的旅館大部份都位於大廈的頂樓,目標不很明顯﹔許多自助旅行者投宿在太陽旅館,無衛浴的單人房三十鎊,時常會一房難求,所以櫃檯的服務態度就顯得不怎麼耐煩與和善。
「計程車含停車費二十鎊」重回機場領出托運行李,正找車回市區旅館時,一位胖司機正努力的叫客招攬生意。雖然比從市區來機場貴了五鎊,但背著沉重的行李並不方便移動,還是上車。
「要付五鎊的停車費。」計程車在停車場收費亭前停車,胖司機伸手向我要錢。
「上車前不是說含在車資裡嗎?」他卻堅決否認,不得已拿出五鎊給他。
開到收費站,只覺他動作有異的下車出去付費,並擋住我與收費員之間的視線,我趕緊轉換位置,好好瞧瞧他想搞什麼鬼?只見從收費員找回的錢,他一手就迅速的進了口袋。
「還我的錢來!」一進車內,我故意非常生氣的搓破他的把戲,並堅持的要回了找零的三鎊。但胖司機不要臉的功力,簡直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一路上還假裝熱心的介紹開羅,但我完全不領情,並細數他的不對,車內氣氛並不好。到達旅館時,在彼此的提防中,一起下車,在我付了車錢後,他才打開行李箱讓我拿行李!宛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鏡頭﹔臨離去時,胖司機盡然還有臉要小費呢,被我臭罵之後,才不甘心的揚長而去。與埃及人的第一次正面交鋒。
● 處處騙人的世界
停留開羅的幾天中,實在有點無法忍受﹔除了要提防當地埃及人的欺騙手段,行走與穿越馬路可要自求多福,汽車不會減速,也不禮讓行人,紅綠燈只僅供參考﹔所以在開羅市區要過馬路,可要學習開羅當地人,穿梭車陣的功夫,不然是寸步難行與危險萬分。
Tahrir Square附近地區有許多觀光遊客出入,所以在大街口,都有穿著黑色軍服,手持步槍的年輕軍人站崗,維持著地區的安全﹔讓人身處在這個混亂複雜的都會中,帶來一絲僅有的安全感。
「你要辦國際學生證嗎?」行走在街頭上,總會有埃及年輕男子搭訕詢問。國際學生證在埃及可是一項節省旅費的利器,憑著學生証,在處處要門票的埃及,大部分可享受到半票的優待﹔所以許多旅行者也會四處探詢,如何申請國際學生証,但大部分的答案是沒有學生証就無法申請。
「只需要相片、護照影本與費用,我們就可以幫你申請國際學生証。」隨著一位高瘦的年輕男子,帶進了小巷內一間賣樹皮畫的小店內,年輕男子還是拍著胸脯保證可以申請到國際學生証﹔心裡雖然存疑,但是試試也無妨。
「這是昨天我們幫忙一位女觀光客申請的,她今天就會來拿。」在店內另一位夥計,拿著我的護照去影印的空檔中,年輕男子拿出了一張新卡片,表示他們可以申請。
「你要幫我申請的是同樣的卡嗎?」從一開始就有些懷疑的我,眼尖的看出了那張卡是國際青年証,而不是學生証,在拿回了護照後,再次的質疑年輕男子。
「是的!」「之前我說要幫你申請的是國際青年証不是國際學生証。」雖然被我識破,年輕男子還是面不改色,大言不慚的狡辯著。
「影印費要付一埃鎊!」在我表明了不願申請,年輕男子又開口要錢﹔再經過一番爭辯後,我只丟下五毛埃鎊,彼此不歡而散,趕緊離開巷內的是非之地,心裡並慶幸著,沒有再被狡猾的埃及人欺騙上當。
在埃及旅行除了語言不通外,大部分只有阿拉伯文的標示,再遇到狡詐的埃及人,就會讓旅行者吃足了苦頭﹔而我們所稱與使用的阿拉伯數字,其實是印度人所發明,完全不同於真正的阿拉伯數字﹔為避免被無止盡的敲竹槓,一定得記清楚阿拉伯數字的寫法。
在埃及的外國觀光客,就宛如桌上肉,被當地人隨意的猛敲猛吃。
● 寸步難行的埃及路
順利拿回行李與單車後,在開羅混亂的環境中,決定還是搭車探訪金字搭,以避免麻煩,並開始規劃埃及的騎乘路線並探聽與收集相關資料﹔原本預計從開羅沿尼羅河南下騎至路克索,再轉東渡過紅海入西奈半島再進約旦,行程較為順暢,且避免再一次托運沉重的行李。
「開羅到路克索,可以騎單車,安全沒問題!」對於路上的情況,特別至觀光局火車站旅客服務處查詢,觀光局人員肯定的表示。深信來自官方的訊息後,就確定了行程路線。
「我的朋友,去年來埃及騎自行車旅行,從開羅出發後,就被當地警察攔下,並以安全為理由,禁止騎乘自行車,請他搭車離開。」在旅館才組裝好單車與打理裝備時,同旅館的美國旅行者在閒聊時表示。
「尼羅河的這段路程,當地居民因宗教問題的訴求,曾發生向外國觀光客槍擊事件,因安全理由並不鼓勵旅行者單獨前往。」得到美國旅行者的馬路訊息後,我再詳翻甫自書店購買的英文旅遊書,查到書上的資訊。
「因為昨天你幫助我,願意配合更換房間,所以我喜歡你。而目前尼羅河地區的情況雖然有改善,但不建議你單獨騎乘,因為難免會有突發狀況發生。」「最好是搭車到路克索,你可選擇包含車資與住宿的路克索二日遊行程,對你會比較方便!」旅館的工作人員小鬍子表示。先前詢問時,他還表示沒什麼問題,但現在又改口了﹔還好有幫他忙,才得到他的衷心建議。
預計的行程只好緊急喊停,更改為先搭火車至路克索,以避開這個危險區域,轉往阿斯旺,從阿斯旺騎到路克索,再轉往紅海地區進入約旦。在落後國家騎自行車旅行,路上的突發狀況與安全問題,對單車騎士是很大的負擔與壓力﹔而停留開羅的期間,也見識到埃及人隨意呼嚨人與敲竹槓的本領,連來自官方單位的訊息,也不可全信。
● 路克索
背著連自行車共三大包的沉重行李,與同宿的另四位旅行者,前往開羅火車站﹔還好是報名太陽旅館的路克索二日遊,行程包含了開羅至路克索的夜班火車票、住宿、接送與當地遊程。
在旅行社人員帶領與專車的接送下,可減少了許多我的麻煩﹔因埃及的火車票上寫的都是阿拉伯文,在人潮洶湧的開羅火車站要找對月台、車廂與坐位,可就得發點工夫﹔且背著沉重的大包袱,行動更為吃力與不便,單獨一人難免無法兼顧,在出入混雜的搭車過程中,極易引起宵小注意。
搭了九個半小時座無虛席的夜車,在四月十二日上午抵達路克索﹔第一要務還是打聽阿斯旺到路克索的路況,從觀光旅遊局與當地旅行社服務人員得知,路上應該沒什麼問題,因此敲定埃及行程從阿斯旺往回騎。
路克索位於尼羅河中段,距離開羅南方六百多公里,是古埃及中王朝與新王朝首都底比斯的所在地。底比斯建於古埃及的十二王朝時期,距今已四千多年,被譽為「一百城門的底比斯」曾是世界最大的城市,遺留許多見證古埃及文明的古蹟,如帝王谷、帝后谷、卡納克神殿、路克索神殿。擁有六十四座帝王陵墓的帝王谷,在發掘出來的陵墓牆壁上,一幅幅的彩色壁畫,生動的描述著古埃及人當時的宗教信仰與生活,更留下重要的考古見證。
被尼羅河分隔為東西兩岸的路克索,依照古底比斯人的觀念,東岸為日昇之處,稱為生者之都,所以市區是位於東岸﹔太陽西沉的西岸是靈魂安住之鄉,稱為死者之地,帝王谷、帝后谷等陵墓都位於西岸,東西岸風貌因此呈現出了極大的對比。
路克索已無開羅的紛亂交通,市區內有許多自行車出租店,旅行者可悠閒騎乘在這個古城中,或搭乘渡輪到西岸,騎單車探訪古蹟景點。或在傍晚氣候涼爽時分,散步或閒坐在尼羅河畔,踏著夕陽餘暉,尋找尼羅河的女兒。
● 大地之母尼羅河
尼羅河全長六千七百三十八公里,是世界最長的河流﹔從位於東非肯亞、坦尚尼亞、烏干達之間的非洲最大湖泊維多利亞湖向北流出,經烏干達、蘇丹與埃及注入地中海,一路提供兩岸子民的飲水、灌溉、魚類,更是孕育出古埃及文化的搖籃。
有大約百分之九十九的埃及人,生活在只佔了百分之五的尼羅河谷與三角洲地帶﹔尼羅河谷寬十至十五公里,對映著兩旁荒涼的黃沙大漠,河岸流域就是所謂的綠色地帶,耕地與城鎮全都位於這條綠色地帶內﹔離開了綠色地帶,寸草不生的遼闊荒涼沙漠上,只有沙漠遊牧民族生活的少數綠洲。
行程經一番的折騰,為了好好體會欣賞尼羅河之美,經過盤算,決定奢侈豪華一下,搭乘遊輪到二百一十公里外的阿斯旺。尼羅河上有許多來來往往的遊輪,有些豪華遊輪等級堪稱五星級﹔這種船上旅館,由於船艙空間不大,除了房間空間無法與路上旅館相比外,其餘的服務品質一樣。旅客可選擇搭船,沿著尼羅河來往路克索與阿斯旺之間,二夜的行程,白天可悠閒的坐在甲板上吹河風、曬太陽,慢慢瀏覽尼羅河岸風光,晚上則在星空下,感受尼羅河夜色之美。
航程中,沿途也會停靠幾個有神殿遺跡的旅遊點,城鎮包含伊斯那、伊德夫、康翁波,讓乘客上岸參觀神殿。搭乘尼羅河遊輪的旅遊費用,依船的等級有所差異,豪華的遊輪含二夜的食宿,花了二百元美金左右,心裡總覺得還是被旅行社敲竹槓。
船靠岸的遊覽期間,可將單車抬上岸,在旅遊點與城鎮內踏騎,順便尋找是否有旅館,以便安排從阿斯旺騎回路克索時的落腳之處﹔但沿路的城鎮,只看到在伊德夫有旅館﹔所以能充分掌握沿路的資訊,行程就較易安排。
四月十六日,船停靠在阿斯旺碼頭,結束了尼羅河的豪華遊輪之旅。阿斯旺位於開羅以南九百多公里,是埃及最南端的城市﹔尼羅河再往南行,因建造了阿斯旺高壩,形成了納瑟這個人工湖,延伸至蘇丹國境內。
許多遊客到阿斯旺最主要的參觀點,是位於南方280公里的阿布仙貝神殿﹔這個神殿,原本因為阿斯旺高壩的興建而將要沉入湖中,經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努力搶救下,經十八年的搬移工程,在離原址不遠的高處重現,其工程浩大,令人驚訝。阿布仙貝原本可經由穿越荒漠的公路前往,但由於發生了恐怖份子殺害觀光客事件後,為了安全理由暫時封閉了陸路﹔所以現在需搭乘飛機前往阿斯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