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繞地球儀的線》陳守忠1998單車環球 | 橫越美國 3 – 柯羅拉多州/猶他州

橫越美國 3 – 柯羅拉多州/猶他州

Pueblo –61K- Canon City –90K- Salida -108K- Gunnison –112K-Montrose-120K- Grand Juntion –168K- 科羅拉多河畔營地 –60K- Mabo

翻越洛磯山脈

    洛磯山脈自蒙他那州一路往南綿延,經懷俄明州、科羅拉多州、猶他州到新墨西哥州,高高的聳立在美國大陸的中部地區,形成一座分隔了東西部的縱貫山脈,也使得兩側的水系各往東西流,所以有大分水嶺之稱。在美國大陸只要東西橫越,則避免不了要翻越洛磯山脈,山嶺上的山口大部分都在海拔三千多公尺。

    10月的到來,美國大陸北方各州,在來自北太平洋經加拿大的冷風面影響下,氣候轉冷開始飄雪,天氣也趨於不穩定。76號單車路線,從科羅拉多州之後,會往北走到懷俄明州;由於寒冷飄雪的氣候,並最不利騎單車,所以在華盛頓時,就有考慮到出發時間已太晚;因此預定抵達科羅拉多後,不騎76號單車路線,而自己找公路轉騎到南方加州,才能避免北方下雨飄雪的氣候。

  自Canon city 騎上50號聯邦公路,開始騎離76號單車路線;公路沿著Arkansas河谷往上溯行,穿進洛磯山脈。隨著秋天季節的到來,河谷與山坡上的變葉樹,紛紛脫下綠衣換成紅色或鮮黃色,在耀眼的陽光照射下,展現出豔麗的色彩,點綴在山谷之中,令人驚嘆。但洛磯山區的風景雖是美麗,卻也是艱苦路程的到來;從海拔2200米的Salida,需經40公里的路程,上坡爬升到海拔3400米的Monarch山口。

路難,偏又遇老天爺不給面子,天氣轉變成陰雨氣候,並吹起逆風,氣溫驟降,又寒又凍,騎乘更是不易,只能痛苦的在山路上掙扎。

停在公路旁的空地上喘口氣,開著旅行露營車的Tom也恰巧停車休息,打聲招呼後就離去。續騎上路,還是只能緩慢的踩著踏板前進,隨著公路的一路盤升,遠遠又見到Tom的旅行車停在路旁。

「我剛剛想想,在這種天氣,不太容易騎單車過山口;且下山口後要到Gunnison,才有住宿點,今晚看來你也可能到不了,我剛好要到Gunnison,可以順路載你過去,較為安全些。」,踩近後,Tom推開車門,下了車說著。

在山路及天氣的折磨下,早已疲憊不堪又無鬥志;到晚上,如還沒有找到住宿點,夜裡的氣溫都在零度以下,體力又已透支,可就糟糕了。在安全因素考量下,決定不辜負Tom的好心,上車到Gunnison。

Tom來自俄亥俄州,喜歡機車旅行。所以他的旅行車後,拖著重型機車,預計開車到Gunnison後,改騎機車到加州旅行6天,再開兩天車回俄亥俄州,也是一位親切又和善的先生。

晚上躺在溫暖舒適的旅館房內,心裡想著,如沒遇到熱心的Tom,現在正在洛磯山脈的某處,又飢又寒、疲累不堪。

破胎的惡夢

Gunnison海拔2300多公尺,是一座位於科羅拉多州洛磯山脈中的山谷旅遊小鎮;秋天是打獵的季節,冬天則是滑雪季,所以來這裡旅遊,沒有淡旺季之分;城鎮中有許多旅館、餐廳、加油站、超級市場,市容熱鬧便利。

一大清早,山谷中的薄霧慢慢散去,經過了一夜的寒凍,谷地上的牧場草地結了一層白霜,放眼望去,大地宛如披上了一層白衣,靜謐之中又帶點朦朧之美。騎在公路上,清晨的冰冷空氣,迎面撲來,但在此美景作伴下,倒不覺得辛苦。

從Gunnison到Montrose的50公路,一路往西而下;雖然已經翻越過洛磯山脈的大分水嶺,但前方依舊是重重的山脈與高原,西行之路一點都不輕鬆。到海拔1750米的Montrose,還要翻越3個兩千多公尺的山口;還好沿路山坡上亮麗紅黃色的變葉樹林,搭配著洛磯山脈的壯麗風光,讓我又重新浮現,拿出相機拍照的心情,騎乘就較不單調。

行程由於預計要到猶他州的石拱門國家公園,所以自Montrose之後,往北沿著50公路到Grand Junctuon再轉西繞段路進入猶他州。50公路沿著Gunnison河谷往北,上下起伏穿越過荒涼乾燥的丘陵高原。沿路人煙村落稀少,像及了大西北河西走廊的景緻;只是美國公路上,多了絡繹不絕的車潮,少了荒涼空曠的感覺。

為避開公路上的車流,都會習慣騎在路肩的外側;但在交通流量大的公路上,路面較不乾淨,尤其是路肩部份,所以路上時常會出現破胎的情況。

停在路旁換胎時,檢查被釘書針刺破的後輪外胎時,還發覺有原野荊棘植物的小球刺。在堪薩斯州的路程上,曾因推車進入公路休息區的草地上用餐,輾過了這種小球刺,結果前、後輪全破胎。更不得了,在晚上補胎時,前輪7個洞,後輪5個洞,補胎就折騰了一晚上。

荒原上尋路

    從Grand Juntion沿著70號高速公路北側的道路經Fruita過Mack小村後,公路旁的指標牌標示著猶他Cisco 40英哩。Cisco是過Mack後的第一個村莊,從Cisco轉128州道,就可抵達石拱門國家公園的入口城鎮Moab,所以看到了指標,就覺得踏實多了。而又發覺路旁,還豎立著科羅拉多單車路線的指示牌,心裡更是篤定,這條道路應該可騎到Cisco。

    一路上少有汽車來往,也沒有農莊、村落;一眼望去,荒原曠野就宛如大陸西北戈壁灘高原,寬廣、荒涼而乾燥。騎在人煙稀少的公路上,天地之間,唯我獨行的感覺又再湧現,有時蠻喜歡這種感覺;因為生活在城市之中,可沒機會能獨自擁有天地自然間。

正踩著踏板,肆意享受著,忽然前方公路上一陣騷動,只見5、6隻野鹿飛快跑離路面,往山丘上去,再停下來回頭觀察我的動靜;原來是我打擾到牠們的用餐,因這裡才是牠們的世界,我只是個過客。

    騎至猶他州界碑,油漆剝落的州界碑,孤零零的矗立在公路旁,看來這段公路已鮮有過客來往。一進入猶他州,公路路況急轉直下,路面上坑坑洞洞、凹凸不平,看似許久沒有整修的樣子;就這樣一路顛簸的騎抵225交流道。

    眼前出現的路口,並沒有指標,選擇沿著高速公路旁的小路,才前行一小段,就發覺是條死路。只好回頭,再沿著另一條路前進;路況不錯的小道,行經在荒原丘陵間,騎到路底,就到達了科羅拉多河邊的West Water漂流服務區。

    「騎經鐵路橋後,左轉就可到Cisco。」漂流服務站的管理員熱心說著。

    原路折返,經路口左轉後,但又騎回了70號高速公路邊的另一個220交流道。問了恰巧停在交流道的貨車司機,指著遠處高原上,沿著高速公路旁延伸的小路。不加思索的再騎上路,路面轉變為泥石路面,接著一個轉彎,離開了高速公路邊,爬上了山丘;而接續的兩個多小時,就來回折返在這條穿梭在荒原丘陵及曠野間,但不知通到那裡的小路上。

騎上70號高速公路

    穿梭在原野丘陵間的泥石小路,不知通往何處?於是爬到山丘上,從高處遠眺,已便觀察及尋找路徑的方向。但站在高崗上,除了看到70號高速公路,蜿蜒越的越過原野草叢,延伸到天際;在高原曠野之間,並無其他的道路;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只有選擇騎乘泥土小路,邊騎邊找路了。

穿越在原野草叢之間,經過了半個多小時的辛苦踏騎,天呀!眼前卻出現了一道鐵絲網阻隔,到頭來盡然是死路一條;此時的情緒與體力已接近崩潰,但唯一可做的就是再騎回220交流道了。   

精疲力盡,滿身風塵又非常沮喪的騎回了220交流道,環球行中,從來沒有找路找得那麼辛苦。在遍尋無路下,決定騎上70號高速公路,因距離220交流道8哩外的212交流道,就有一條鄉道通往Cisco,只要通過這段不算遠的路程,就能脫離目前的困境。

踏上雪豹,硬著頭皮從220交流道騎上70高速公路,沿著路肩,低著頭用力的踩著踏板,希望能趕快騎抵212交流道;但無奈路面有點上坡,又吹起逆風,且雙腳早已疲憊不堪,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汽車自後呼嘯而過,只有幾部車按了喇叭警示一下。心裏理直氣壯的想著:「我已經找了3、4個小時的路了,就是沒有道路通過這段區域,又不是我願意騎在高速公路上。」萬一遇到警察,這也是我的理由。

    好不容易騎了8哩路,抵達了212交流道,滑下了高速公路。在豔陽下的原野中,浪費了一下午的時間與體力,結果徒勞無功,就為通過這段區域。如果知道是這樣的情形,早就決定騎上70號聯邦高速公路了。

    一整天的不確定感,隨著下了交流道而消失;但已浪費了太多的時間及體力,且一路無村落可補給,除了沒午餐,飲水也快用盡,所以把希望放在Cisco這個小鎮。

    遠遠的見到了幾棟房屋,林立在原野高原上,精神為之一振,努力的踩著踏板騎進村內。天呀!這又是甚麼狀況?

眼前只見公路旁盡是破舊的房舍,街上空無一人,宛如一個荒廢的無人村鎮。這下又慘了,連水都沒有,更不要想喝冰涼的飲料。心情一下就跌到谷底,失望的騎離Cisco;而離此最近的城市Moab,今晚預計的投宿點,還70公里路程;此時真是山窮水盡,頭腦裡毫無想法,只能邊騎邊看,騎到那裡算到那裡了。

    「請問你有沒有水?可不可以給我一些!」128公路口,恰巧停了一部旅行車,我騎到駕駛座旁,先解決水的問題。

「一路要到Moab城,才有包括飲食的所有服務;而再過去些,就可到達科羅拉多河邊。」駕駛熱心的給水,並說明前方情況。

只要有水,問題就好解決,至少可以在河邊露營;就繼續拖著疲憊及僅存的體力,往科羅拉多河前進。

    一些行經的汽車上,都掛載著單車。車內駕駛雖然熱情的打招呼或豎起大拇指,但我早已疲累的抬不起頭來,真希望有輛汽車,停下來搭載我,將我帶離這種又苦又累的境界。

科羅拉多河

    科羅拉多河發源於科羅拉多州的洛磯山脈西側,經猶他州、亞利桑那州進入墨西哥。其流經的科羅拉多高原區域,經過了億萬年來的自然侵蝕及切割,在這片赤壁紅岩的高原中,留下許多如大峽谷等,讓人驚嘆的地理自然景觀。

    從Cisco騎上128公路,體力早已耗盡,只有一路苦撐,還好沿路下坡滑到科羅拉多河畔。騎抵河邊,心裡就踏實多了,有水就好辦事,如要露營也不怕沒水煮晚餐了。

    沿著河邊前進,公路起伏不大,騎越一座橫跨河流的大橋後,橋邊河畔有一個公營露營區;由於時候不早,也沒有多餘的體力再往前,就此打住歇腳,結束漫長又辛苦的一天。

    環顧營區,沒有看到管理員,也不知何處繳費;營區設施只有兩間廁所,沒有水,非常的簡單;而營地上,停了幾部露營車。騎在美國路上,會看到許多人開著旅行房車出外旅行,車內有床、廚房、洗碗台、廁所浴室,也有水有電,生活功能方便,也不用搭帳篷,睡在地上。所以沿路上所看到的露營區招牌,大部份都寫著RV車Park,以露營房車的住客為主;而供帳篷搭設的營地,也就不如歐洲來得便利完善。

    「這個營地沒有水可用,我們車上有水,你可以使用。」停在路旁營地,來自科羅拉多州的傑克老夫婦親切和善的招呼我。

「你是我們遇見的第一位自行車環球騎士,真是太不可思議,一定要拍照存證。」傑克太太高興的拿出相機。

    用乾淨的飲水,煮了一鍋方便麵;簡單的打發晚餐後,拖著疲累的身軀,滿身的汗味,鑽進窄小的帳篷內,早些休息,以迎接明日的路程。環境雖不舒適安穩,但能在滿天星斗中,伴你入眠,這可又是另一種享受。

    128號公路沿著科羅拉多河谷前進,因風景壯麗,是猶他州的一條景觀公路。科羅拉多高原經過漫長歲月的河水沖蝕,高原依舊,但河流的高度降低,形成峽谷。行走在峽谷中,河流兩旁,盡是一整面高聳直立的紅岩山壁,處處奇岩異石,在陽光照耀下,對映出耀眼的紅彩。科羅拉多河就彎曲穿梭在科羅拉多高原的山壁之間,往南繼續發揮它的自然力量,創造出大地奇景。

    離開科羅拉多峽谷,騎抵Moab這座位於高原谷地上,人口4200人的旅遊城市;城內人口雖然不多,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滿街的旅館、餐廳、商店、加油站,購物便利、市容熱鬧,有著十足觀光味道的城市。

    Moab因位處石拱門國家公園(Arches National Park)的入口,也是科羅拉多高原上的幾個國家公園交通必經之路,造就成繁華的市景。進入此城,心裡就興奮起來,因在此除了可收集旅遊資訊外,又可補給食物,大飽口福一番,以彌補前兩天騎在荒涼高原的渴望。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