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傳騎.巔峰傳騎.東非傳騎.南美傳騎.巴爾幹傳騎.南歐傳騎.印加傳騎.中亞傳騎.歐洲傳騎.日本傳騎.吳哥傳騎.波斯傳騎.中歐傳騎.緬甸傳騎.中國傳騎.
Cosy逍遙大師,2018環球傳騎|南美段。系列報導。
原創: Mia cosy逍遙大師 2018年8月18日
7月23日一早前往伊基托斯機場,準備搭機離開亞馬遜河返回利馬。
獨自流浪的單車託運行李
團隊領頭陳守忠的單車託運行李,19日在洛杉磯機場轉機時,依照程序領出後,再轉託運到利馬;但在抵達利馬機場後卻不見蹤影,遺失了。結果這幾天在南美航空,每半天通知一次的不同處理方式後,今早儘然送到伊基托斯的旅館。但我們已經搭車抵達伊基托斯機場,準備要辦登機手續飛回利馬。
之前有請利馬的當地旅行社,通知南美航空將行李送到利馬的喜來登旅館,因我們離開伊基托斯後還是會回到那裡住。沒想到單車行李還是出現在伊基托斯。
還好旅館老闆及時地在我們下車時,打電話給送機的司機,通知我們慢點辦理登機手續;他再請一輛車將行李從旅館送到機場,幾番波折,千鈞一髮,終於拿到遺失的單車行李。差點大搞了烏龍。
南美航空處理的方式,讓人無法信任,差點遺失的單車行李要一直流浪異國。不過陳守忠的單車又多到了亞馬遜河地區。
返回利馬
2018環球傳騎南美洲段的第四天,我們從伊基托斯來到了利馬。環球傳騎主隊伍第一天就曾來到利馬,所以這次也可算是故地重遊。 位於秘魯西部的利馬瀕臨太平洋,終年少雨,是世界有名的“無雨城”,冬季多霧潮濕。利馬由 於其便利的海港,利馬在1535年被選為秘魯的首都。
在大部分殖民地時期,利馬始終是南美洲最重要的政治和商業權力中心。這輝煌的過去反映在殖民地時期的建築上,這些建築也為利馬贏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世界文化遺產”的美名。
探索位於武器廣場東北方一個街塊的聖方濟各聖殿與修道院,建築設計採用古典優雅的西班牙式巴羅克風格。修道院由一所女修道院、一座神殿及兩個教會 (The Solitude) 及 (The Miracle) 所組成。其中圖書館及地下墓室最為著名。它是利馬歷史中心的一部分,1991 年被列為世界遺產。
這個建築物最令人吃驚的是地下墓穴,據稱地下墓室埋藏了超過7萬5千具駭骨。這個地方給大部分的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因為地下墓穴是殖民地時代的舊墓地,這樣直到1810年。
據估計,當時至少容納2萬5千人。目前在不同的房間人們可以看到很多分類過的骨頭,有時它們的排列方式非常有“藝術感”,好像萬人坑。傳說教堂地下室的一些門後有能通往其他的教堂的暗道,甚至能接通政府宮。
利馬秘魯首都利馬的唐人街是拉美最大的唐人街。在利馬巴魯羅街(Calle Capón)入口處華僑出資興建的“中華坊”牌樓橫額上,鐫刻著孫中山先生手書的“天下為公”四個大字。牌樓下面,沿著兩條街道,有各種各樣的店鋪,最顯眼的是用各種中文字體書寫的招牌。露天集市上,人群熙熙攘攘,各色小商攤販的生意也頗為興隆。
聖馬丁廣場是秘魯利馬最有代表性的公共空間之一,坐落在世界遺產利馬歷史中心範圍內,靠近武器廣場,以紀念碑和重要建築為特色。
廣場中心是秘魯解放者荷西·德·聖馬丁的紀念碑。廣場深受手藝人和音樂人歡迎,令廣場充滿了生氣。廣場被認為是市內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勝地,名聲與主廣場齊名。1998 年,廣場獲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勝地。
神秘的南美洲,有瑪律克斯筆下的百年孤獨,也有霍亂時期的愛情,文學讓這個大洲充滿了奇幻色彩。
環球傳騎的第四天,我們再次來到秘魯首都利馬,我們正在將南美洲美麗而神秘的面紗,用騎行和遊歷的方式,慢慢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