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Masai Mara National Reserve)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Masai Mara National Reserve)

馬賽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區位於肯尼亞西南部與坦桑尼亞交界的地區,與坦桑尼亞境內同樣有名的塞倫蓋蒂動物保護區相連接。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堪稱世界上最好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之一,佔地1800平方公里,保護區內動物繁多,數量龐大,約有95種哺乳動物和450種鳥類。央視著名電視節目《動物世界》中的許多鏡頭便拍攝於此。

GnusAndZebrasInMaraMasai

馬賽馬拉國家公園在肯尼亞眾多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中,可以稱得上是園中之冠。這是個特殊的國家公園,因為這個公園橫跨了肯尼亞和其鄰國坦桑尼亞兩個國家,總面積達到了4000平方公里。其中肯尼亞境內有1500平方公里,坦桑尼亞佔地2500平方公里。

歷史沿革

  肯尼亞是野生動物的天堂,在這個國土面積相當於中國四川省的東非高原之國,散落著大約60個野生動物園,其中有26個是國家級野生動物保護區。而位於肯尼亞東南部與坦桑尼亞交界處的馬賽馬拉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Masai Mara National Reserve),堪稱肯尼亞野生動物園的王中王

  肯尼亞的馬賽馬拉國家公園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佔地面積1800平方公里,由開闊的草原、林地和河岸森林組成。這個絕世無雙的動物王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哺育動物家園,擁有95種哺育動物和450種鳥類,是動物最集中的棲息地和最多色彩的荒原,獅子、豹、大象、長頸鹿、斑馬等生生不息。

Maasai-Mara-Typical-SceneryLeopard_climbing_down_from_a_tree

簡要介紹

馬賽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區位於肯亞西南部與坦桑尼亞交界的地區,與坦桑尼亞境內同樣有名的塞倫蓋蒂動物保護區相連接。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堪稱世界上最好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之一,佔地1800平方公里,保護區內動物繁多,充滿野性慾望的男人們會為這裡的一切深深著迷:一望無垠的大草原;獵豹、大象、長頸鹿、斑馬、野牛隨處可見;深入保護區後親眼目睹的殘酷的自然定則;草原上日出日落的曼妙風景;原始文化的衝擊和感動。馬拉河是尼羅鱷和河馬的家園,也是野生哺乳動物的生命線。

在這裡,每年發生世界上最壯觀的野生動物大遷徙,即人們口口相傳的馬拉河之渡,成千上萬頭角馬前赴後繼,從鱷魚的血盆大口中掙扎向生命的彼岸,物競天澤一時竟變得如此美麗而神聖。這一切在電視上是感受不到的,非得親身前來不可。

保護區內還住著馬塞族人,他們用​​紅土和牛糞混合而建棲身的小屋,每天揚鞭牧馬,至今過著原始的部落族群生活。放眼看去,牛羊成群結對,別有一番非洲草原風情。在馬賽馬拉,野生動物們被嚴格而人性地保護。遊客入園時,每人都會獲得一份詳細的規定,如不得以任何方式餵養、驚嚇動物,不得隨便下車,不得進入規定路線以外的地方等。於是,動物按照它們原來的生活方式生存和繁衍,遊人的活動受到有效的控制,動物與人類相安無事。除了乘坐傳統的專用吉普車深入保護地腹地外,你還可以選擇大型氣球吊籃升上天空,鳥瞰叢林的一切。

動物樂園

走出肯尼亞首都內羅畢這座清涼有水的陽光下的綠城,往西不遠處,便出現東部非洲的地理奇觀世界上最大的斷層陷落帶東非大裂谷。沿裂谷坎坷顛簸約300公里,便到達目的地馬賽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區

馬拉河(MARA RIVER)是眾多尼羅鱷和河馬的家園,也是野生哺乳動物的生命線。在這裡,每年發生世界上最壯觀的野生動物大遷徙,即馬拉河之渡。屆時可以看到成千上萬頭角馬前赴後繼,從鱷魚張開的血盆大口中橫渡馬拉河的壯觀場面,體會動物世界裡的物競天擇和適者生存。

Mara_River_Massai_Mara

保護區建於1961年,面積達1800平方公里,有95種哺乳動物和450種鳥類,是世界上最好的野生動物禁獵區之一。馬賽馬拉還是一個巨大的保護完好的風景區:藍天白雲下連綿起伏的綠色丘陵,馬拉河的無數支流穿過保護區內的大草原,河邊生長著的​​茂密的叢林以及熱帶草原的金合歡植物再現著美國作家海明威筆下的美麗粗獷的非洲原野景象。

在馬賽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區最常見的有非洲五霸”——大象、獅子、犀牛、野水牛、獵豹和羚羊、斑馬、角馬、河馬、長頸鹿等大型動物。當考察人員乘著專用半敞篷車(保護區內嚴禁下車,以確保人身安全)進入保護區時,便被眼前震撼人心的場面和特寫鏡頭驚呆了。

進入保護區的大門口,便可以看到成群成群的黃色羚羊歡快地搖動著又短又小的尾巴在不停地啃草。羚羊與斑馬、角馬和睦相處。往裡走,又看到懶洋洋的睡獅。首先發現的是在一個小土坡上已經長大的5只獅仔,獅仔在溫和的午後陽光下橫豎亂擺,似睡非睡。待到夕陽西下時分,雄獅出現了。它先是坐臥於山坡的高土堆上,爾後起身走下山坡,腳步不緊不慢,強勁有力,不知哪一頭食草動物或角馬或羚羊或斑馬又將成為獅子的晚餐。

夕陽西下,食肉動物開始活躍,兩隻一模一樣的年輕雄豹在山坡邊沿尋找著獵物。山坡上有一小群羚羊、角馬、斑馬立即警覺起來,地揚起頭、豎起耳朵。羚羊動作敏捷,撒腿往山上飛跑。角馬、斑馬跑動一陣後停下來靜觀敵手。獵豹常常是拉開距離製造假像後突然轉身快速攻擊目標。這是動物王國里最精彩的一幕了。

1993_158-11A_Masai_Mara_sunset

在這裡,動物按照它們原來的生活方式生存和繁衍,遊客的活動受到有效的控制,動物與人類相安無事。即使在公園的外面,也經常會被幾隻懶洋洋的動物擋住去路,或者有狒狒爬上車來,在馬賽人的牛羊和幼兒旁邊,大群羚羊、斑馬、角馬、野牛正在悠閒地散步。

這片海拔16002000米的高原雖然處於赤道附近,但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植被茂密,從一人多高的蒿草到天鵝絨般的牧草,從孤獨的平頂樹到成片的灌木叢林,從水流湍急的馬拉河到涓涓細流和寧靜的水塘,為各種動物提供了適宜的生存環境,而多樣的生物、豐富的系列和群落又形成了完整的生物鏈,使各種生物能夠相互制約又相互依存。東非各國的大片相連的保護區保證了動物的自由遷徙,使它們在不同的季節裡都能找到必要的食物和棲息地。

與肯尼亞馬賽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區相連的坦桑尼亞塞倫蓋蒂國家公園,佔地面積比馬賽馬拉大7倍,這一區域是當今世界上數量最大、品種最多的動物群棲居和更新世生態系統的最後遺跡。每年五六月間,生活在這裡的數以百萬計的角馬、斑馬、駝鹿、非洲像等食草動物和它們的天敵獅子、豹、狼等,成群結隊地向肯尼亞方向遷徙。食草動物在前,食肉動物緊隨其後,這支浩浩蕩蕩的動物大軍有時長達10餘公里,據說在最高峰時,角馬群的數量多達140萬頭。到八九月間,動物大軍又向相反的方向遷移。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壯觀景象。

自然景觀

馬賽馬拉低矮的丘陵綿延起伏,寬廣的草原一望無際,巨大的金合歡樹和波巴布樹散落其間,馬拉河的眾多支流縱橫穿越,景色美輪美奐。乘一輛旅客專用車,馳騁於原野上,常可見斑馬成群結隊,南非羚羊走動其間,非洲水牛徘徊,大象環顧左右;道路上時有東西擋住去路,乍一看以為是石頭,仔細一看原來是幾隻旱龜匍匐不動;抑或從草叢中竄出一隻兩隻獵豹、豺狗,讓你領略其速度之外,也讓你驚出一身冷汗。

保護區附近的湖邊,可以領略世界罕見的紅鶴奇觀;千隻萬隻紅鶴,齊集湖面,或展支飛翔,或漫步湖中,落霞紅鶴齊飛,千里天水共色,此情此景,人生難得一見。保護區內還住著馬塞族人。藍天白雲背景下,一座座紅土和牛糞混合而建的小屋格外顯眼,馬賽牧民揚起的長鞭落下,牛羊成群結對往前趕,別有一番非洲草原風情。此外,別錯過這裡獨有的遊覽項目:乘坐熱氣球升空,鳥瞰大草原和動物群。

保護規定

這得益於肯尼亞和鄰國對野生動物的大力保護,馬賽馬拉國家公園與坦桑尼亞的幾個野動物保護區連接成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兩國政府都制定和落實了各項周到的保護措施。公園有武裝警察守衛,並保證遊客的安全。如馬拉河邊是觀賞河馬的最佳場所,每天都有武裝警察值班,分批將游客帶到觀賞地點,又負責護送返回停車點。開越野車的司機都必須取得資格,不僅能嚴格遵守保護區的規定,還要督促遊客遵守,並為遊客介紹各種動物。遊客入園時,每人都會獲得一份詳細的規定,如不得以任何方式餵養、驚嚇動物,不得隨便下車,不得進入規定路線以外的地方等。

Maasai-Mara-Typical-SceneryWbeest_MaraHot_Air_Balloon_Safari_in_Maasai_Mara

園內風景

  這裡雜草叢生,一望無際。馬拉河及其支流逶迤其間。旱季時,這些河流是涓涓細流,清澈見底,流經之地一片蒼翠;雨季時,它們便大發淫威,裹著泥沙、捲著樹枝甚至動物的屍體,橫行荒野。 20世紀30年代初,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曾訪問過這裡,並於1935年寫了一本名為《非洲的綠色群山》的書,生動地描述了這裡種類繁多、豐富多彩的野生動物生活。

動物遷徙

  每年5月馬賽馬拉草原南部的塞倫蓋蒂開始進入旱季,數以百萬計的角馬便成群結隊往北遷徒,這支浩浩蕩蕩的動物大軍有時長達10餘公里,途程800公里之遙,沿途還有眾多的斑馬、瞪羚和非洲水牛加入其間,此時的馬賽馬拉正值短雨季,水草肥美正好餵養這些天生的徒步旅行家,然而道路10月下旬,大旱開始降臨馬賽馬拉,角馬大軍揮師南下,奔回塞倫蓋蒂等候雨季的到來,這就是年復一年定時上演的草原流浪之歌,已然是當今地球最大規模的動物遷徒活動。望著眼前浩浩蕩蕩的角馬群,使人對百萬這個數字有了強烈而深刻的認識。角馬與斑馬總是相依相伴,角馬吃草,斑馬啃草根,常常看到小部分斑馬插在大部分角馬中,斑馬總是排成單行隊等距離前進。而角馬喜歡成群結隊逐水草而居,稍有風吹草動就四處亂奔。龐大的角馬群行進時就如同一片岩漿在流動,亂奔時地動山搖,蹄聲如命運敲門。真正的萬馬奔騰。

  每年的6月到10月,遊客接踵而至,為的就是膜拜一眼獅子王帶領著自己的動物子民在非洲大草原上遷徙的豪壯景象。從坦桑尼亞的塞林格地大草原,到肯尼亞的馬賽馬拉,成群結隊的斑馬雄健的奔跑,千千萬萬的角馬揚起草原的沙塵,還有跳躍的羚羊、笨重的犀牛、悠閒的大象。

  得益於肯尼亞對野生動物的大力保護,馬賽馬拉與幾個保護區連接成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為各種動物提供了適宜的生存環境。多樣的生物、豐富的系列和群落又形成了完整的生物鏈,使各種動物能夠相互制約又相互依存,使它們在不同的季節裡都能找到必要的食物和棲息地。保護區內有武裝警察守衛,保證遊客的安全。開車的司機都必須取得資格,並嚴格遵守保護區的規定。在這裡,動物按照它們原來的生活方式生存和繁衍,遊客的活動受到有效的控制,動物與人類相安無事。

  每年910月,幾十萬頭角馬和成群的瞪羚、斑馬、大象和犀牛,都踏著滿山翠色,從肯尼亞西南的馬賽馬拉,自由自在地漫步到坦桑尼亞北部的塞倫蓋蒂大草原。而緊隨著這些食草動物遊走在這片漫漫草原上的就是獅子、獵豹等食肉動物。

幾千年來,這些生靈就這樣如約而至,形成了當今我們這個星球上少有的野生動物大移民的壯觀景象。

  隨著動物的遷徙,從世界各地趕到非洲拜謁獅子王及其領地的遊客們也不顧路途勞頓和辦理簽證、護照和出入境手續之煩瑣,來真正體會一次遷徙的內涵。每年的這個季節,這裡的旅遊飯店便遊客盈門,生意火爆。

Cheetah_with_cubsWildebeests_in_the_Masaai_Mara

地理交通

  馬賽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區,大小僅次於世界第二大淡水湖——維多利亞湖和東非大裂谷之間的塞倫蓋蒂大草原,總面積4000平方公里,其中2500平方公里在坦桑尼亞境內,另外1500平方公里在肯尼亞境內。

旅遊信息

  這裡的另一個看點是馬拉河。這條河流一年四季的變化相當之大:在旱季,它也許只有涓涓細流,看起來奄奄一息;但是到了雨季,它便開始洶湧澎湃,川流不息,沖刷著草原上一切不平整的土地。

旅行建議:這個奇妙的地區絕對值得長時間逗留。建議參加為其23天的Safari,跟著當地的嚮導一起觀看動物遷徙。

主要景點

馬賽人

  遊客們對馬賽馬拉情有獨鍾,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想看看帶有傳奇和神秘色彩的馬賽人。幾百年來一直在這片猛獸出沒的大草原上狩獵、畜牧的馬賽人,基本保持了自己幾近原始的生活習慣。於是,手持長矛、手杖,在草原上放牧的馬賽人也與這裡的獅子大象、茫茫草原一起,成了馬賽馬拉的一大景觀。

  走進馬賽部落,了解他們的風俗~

DSC_1673

  看看土坯房,看看馬賽人的跳躍,還有最原始的鑽木取火!和馬賽人一起跳舞,參觀部落集市,如果你夠幸運,還可以淘到一些特殊的東西!

小貼士

  馬賽部落的集市可以以物易物。筆者曾經用一塊迪士尼手表換到一顆獅子的牙齒(尖牙)。如果運氣不錯的,這類once in a lifetime的好東西相當值得擁有!

馬拉河 (Mara River)

  非洲馬拉河流經非洲肯尼亞和坦桑尼亞,全長395,流域麵積13,504平方公,其中60%位於肯尼亞境內,40%位於坦桑尼亞境內。河流發源於肯尼亞多雨的山區,即使在旱季時也從不斷流。3-6月的雨季,河水會陡然上漲,最後水量可以達到平時的兩倍以上。

  每年,野生動物橫渡馬拉河,在肯尼亞的馬賽馬拉國家公園和坦桑尼亞的塞倫蓋蒂國家公園之間來回遷徙,在世界壯觀野生動物大遷徙中占有重要地位。暴漲的激流和鱷魚的狙擊是最艱難而壯觀的一幕,這被稱為馬拉河之渡或天國之渡。

Mara_River_Massai_Mara

塔雷克河 (Talek River)

  塔雷克是流經馬賽馬拉草原的僅次於馬拉河的第二大河,發源於馬賽馬拉保護區東北方向的Ol Kinyei地區,自東向西穿過馬賽馬拉保護區中部,最終注入南北向的馬拉河.與馬拉河一樣,塔雷克河沿岸也坐落著不少酒店,大遷徙季節,也可以在此看到角馬過河,不過規模和震撼度均遜於馬拉河。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1.png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2.png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