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 | 中國時報-鐵馬遊俠專欄-陳守忠

2001-04-13-中國時報- 香港騎單車,穿梭彌敦道:

圖&文:陳守忠

在香港騎自行車?不會吧!對於許多到過香港旅遊的朋友,乍聽之下一定無法想像,自行車如何在香港這個車水馬龍的都市叢林間騎乘。

我的單車環球國外行程第一站就是從香港出發,由於以前到香港旅遊時,可從沒看過有人在大馬路上騎單車,因此在規劃騎乘路線時,對於香港有那些路段可以騎單車,與如何騎單車進入中國大陸,可傷透腦筋。於是,請香港朋友實際了解與打聽後,決定從九龍半島最南端的尖沙嘴天星碼頭鐘樓出發,北行穿越九龍到新界沙田的濱海自行車道後進入中國大陸。

     ”九龍彌敦道可以騎單車嗎?”當我知道騎乘路線將騎九龍彌敦道進入新界沙田時,心裡不禁納悶與懷疑,印象中的彌敦道是購物天堂、車水馬龍,還真的沒有看過單車行走;但在香港朋友肯定的口吻下,經實地觀察了解,確定可行走單車後,但為了避開車潮、人潮,選擇在星期日上午較少人車的空檔出發。

出發當天離開九龍鐘樓騎上彌敦道時,感覺還真的很新奇;以前只會在這裡散步、逛街,可就沒想到有朝一日,僅然會在這條香港九龍最熱鬧的道路上騎單車。彌敦道上的人車比往常是少了一些,但卻成了公共雙層巴士的天下,隨著雙層巴士的停靠站、變換車道、等待紅綠燈,我們幾個宛如都市遊俠般,騎著載滿裝備的單車,穿梭閃躲在這些龐然大物的前後左右之間,當然也引來車內的乘客不斷好奇探頭的看著,心裡一定想著怎麼會有這幾個神精病。

在騎過彌敦道進入新界沙田時,我們完成了一件絕大部份香港人從不敢嚐試的事,騎單車穿越九龍彌敦道。

    但可不要以為香港人可憐到沒地方騎單車,沿著新界沙田河邊到海濱,再經海濱的吐露港、大埔、丁角路到大尾篤,有一段長約四十公里自行車專用道。由於此段自行車專用道規劃完善,沿著河邊與海濱騎乘,沿途風景宜人。且在沙田火車站附近有一些單車出租店,可在中間點的大埔與終點的大尾篤歸還單車,所以從市區搭乘九廣鐵路的電車來回,交通非常便利;因此在假期也吸引了許多香港民眾到此難得的環境中,享受水泥叢林邊騎乘單車的逍遙與樂趣。

2001-04-20-中國時報- 淹沒在中國單車陣中

    擁有十多億人口的中國大陸,單車到目前還是許多民眾使用的交通工具,所以在中國大陸騎乘單車是不會孤單的;在許多大城市的主要道路上,只要外側有用安全島區隔出的車道,大部份都是提供單車騎乘,但騎進其中就時常會被淹沒在滿街的單車陣中,宛如螞蟻雄兵般緩慢前進,這種滿街單車陣的壯觀景象,在台灣只能在特定的大型單車活動中才可見到。  

    廣東省經濟開發進步很快,在廣東境內的公路交通,近幾年來建設突飛猛進,除了建設高速公路外,幾條原本的主要國道,都拓寬成高路面品質的寬闊道路,從深圳到廣州,在部份路面寬敞的國道最外側車道,就有以安全島分隔,設置出單車道,以提供數量龐大的單車族騎乘。

    剛騎出深圳時,非常訝異中國大陸的國道上,竟然這麼講文明,有設置單車道,心裡正高興可以在沒有機動車輛的壓力下輕鬆騎乘;但騎乘其中才發覺,因行進動線與橫越國道公路的路口太少,阻隔了公路兩側的來往,又在部份民眾守法觀念不夠下,單車道上可說是熱鬧滾滾。

    在一些人口集中的區域,大娘大爺們搖擺的佔著車道逛大街,鈴噹聲、機汽車喇叭聲、「讓讓路」的吆喝聲,吵雜聲充斥在路上,人來人往、車來車往,自行車、行人、三輪車塞滿車道,時常又有逆向的汽機車迎面而來,騎在單車道上可非得要眼觀四面,耳聽八方,遊走在夾縫之間;只有騎抵遠離人群的鄉村路段,才可享受到騎乘的逍遙。但比起在非現代化國家裡,中國大陸國道上的自行車道,還是難得的文明設施。

2001-04-27-中國時報- 中國國道標誌,俗又有力:

    想遊騎面積遼闊的中國大陸,手中一定要必備詳細的地圖冊,其中以「中國汽車司機地圖冊」較為實用與準確;但不能完全依賴地圖來安排行程,因為地圖上是無法顯示實際路況。就曾因事前不察誤入了河南的312國道,在250公里修路的路段,迎著雨與泥巴慘烈的混戰三天,需要時常洗車才能騎乘。所以「路在口中」,邊騎邊問,才可探詢到正確的路線與路況;但要找對人,因當地人出遠門可不易,較能相信的只有開車的司機師傅們。   

    在中國大陸,國道是主要運輸與交通要道,沿線的食宿條件較為便利;由東西南北各向的國道,構成通行全大陸的交通網線,有些國道更長達幾千公里,如312國道,從上海到新疆伊寧,全長四千多公里。。

    橫跨不同省份的國道,會因公路管理段的不同,路況好壞而有差異。近幾年,為了跟上經濟改革開放,許多國道都重新整修,但經費從何而來?就可從國道上許多的收費站上標示著「借貸修路,收費還貸」得知。

    國道路上會出現許多順口溜標語,可以讓路人好好玩味與了解當地現況。如:「毀路可恥,護路有功」,警惕民眾要愛惜公路。「經濟要起步,路是先行官」,則出現在窮困的鄉村地區,教育民眾建設公路才有好日子。「嚴逞車匪路霸」,看到有這種標語出現的地區,可要小心喔!治安不是很好。「前方已無醫院,請小心駕駛」、「超速等於死亡」,在嘉峪關外戈壁灘上筆直的國道旁,俗又有力的標語標示在展示事故車的高台下,警惕來往駕駛。

2001-05-04-中國時報- 戈壁踏板,接受烈日沙暴考驗:

    黃沙遍地的戈壁大漠,點綴著駝鈴商隊、沙丘、古道、斜陽的場景,是許多現代旅行者憧憬的世界;今天拜文明交通所賜,在長灘瀚海上已建設公路,可輕易的追隨探險家與考古家的足跡,並避免迷失在黃沙大漠之間,但自然環境與天氣的威脅依然存在。

    豔陽、高溫、狂風、沙暴、陣雨等自然現象的考驗,是戈壁荒漠的踏板日子必須面對的,而投宿點就必須配合綠洲城鎮,因為只有那裡才有喝有吃有住。駐足在新疆綠洲城市,最高興的莫非是可以大啖豐富的瓜果,由其是無核白葡萄、哈密瓜等水果,便宜又大碗,葡萄酒更是好喝;所以歇腳在綠洲的日子,不愁吃也不愁喝,真是幸福美滿。但一出綠洲外的荒涼戈壁灘,則是一無所有,漫漫長路等在前方,每天騎乘的路程時常要超過一百公里,最遠的一天踏騎紀錄是一百九十公里。

    在安西到敦煌的一百二十公里路程中,可供遮蔭乘涼的一顆綠樹都沒有;頂著豔陽下45度的高溫,汗都來不及流出就已經乾掉,看著出現在地平線上綠樹成蔭的敦煌綠洲,怎麼努力的踩著踏板都還是遙不可及;古有「看山跑死馬」的形容,現有「看綠洲騎死人」的感受。

 狂風時常肆無忌憚的吹颳過戈壁灘,遇逆風只能費盡體力的踩踏著,拼命無助的掙扎在戈壁灘上,一尺一尺的爬行;但遇到順風,像是腳踩著筋斗雲,乘風駕御快行,想停都停不了;戈壁灘上的狂風讓人是又愛又恨,不過還是少遇到為妙。

    鐵馬穿越戈壁灘荒漠,才能深入體驗古人往來絲路的艱辛。

2001-05-11-中國時報- 西藏翻山越嶺,跌破老鄉眼鏡:

   「唐古拉山口,伸手把天抓。想騎自行車到西藏拉薩,那肯定過不去。」,往青海的火車上,大陸老鄉拍著胸膛堅定的說著。因為在那片雪域高原上,公路海拔高度超過三、四千公尺以上,空氣稀薄,氣候嚴寒惡劣,要搭車通過就已經極度的困難,更難以想像在這種環境中,如何騎自行車。但是兩個星期後,我在翻越過數個四、五千公尺的山口,騎抵拉薩,就跌破了一堆老鄉的眼鏡。

    比台灣玉山還高的四千公尺以上地區,因特殊的地理環境、氣候、空氣稀薄,會讓初訪的旅者吃足苦頭。缺氧現象,使人走一步就氣喘如牛,動作稍微快些就會頭昏腦脹,嚴重者引發高山症反應,還未旅遊就得先躺在旅館的床上抱個氧氣瓶幾天,感嘆為何要來這種離天堂太近,較易蒙主寵召的地方。更不敢想像如何騎著自行車在高原翻山越嶺,這可要天賦異秉的人才可Do it。

    單車旅者緩慢的踏騎與推昇高度而上,會比搭車或飛機直接抵達高原上的旅者,較能適應高度變化。在準備適合高原的裝備與自行車,與俱有能適應高原自然艱苦環境的適應力與體力,則挑戰巔峰極限,並不是夢。 

    高原生活雖然艱辛,也會遭遇一些絕無僅有的有趣現象;寒冷缺水的環境,洗澡可是件傷元氣的事,所以可以大言不慚的練仙。水壺內的水,經過一夜的低溫,隔天結凍成冰棒。沒水源,烹煮就要花點時間與燃料,就地取材將冰雪化水。更稀奇驚訝的是,在近五千公尺帕米爾高原邊防哨的廁所毛坑內,發現歷經時間堆積結凍而成,謂之為世界人工奇景的「屎筍」。

2001-05-18-中國時報- 從香格里拉到槍口下的世界:

    巴基斯坦這個台灣旅者非常陌生的國家,在環球行中歷經了幾番波折才申請到簽証,也終於能一圓宿夢,翻越新疆帕米爾高原,探訪這個神秘的國界。

    克服缺氧的威脅,氣喘喘的騎著鐵馬,翻越世界最高的開放國境通道,海拔4900公尺的紅其拉甫山口,中巴公路沿著古絲路進入巴基斯坦,穿越喀喇崑崙山脈。公路兩旁高峰雪山聳立,氣勢磅礡,在峰迴路轉之間,每轉個彎就會帶來驚奇,讓人不自覺的感動與贊歎出現在眼前的高山自然美景。而一路下坡的輕鬆踏騎,更讓人揮別之前的艱苦,重拾起騎單車的樂趣,並陶醉融入在這片高山中的香格里拉世界。

    盡情享受在香格里拉的喜悅與和善純樸的天地後,進入一水之隔的印度河谷,面臨的卻是天壤之別緊張刺激的世界。因民風強悍而惡名昭彰的印度河谷,從旅遊書籍與旅者流傳的馬路消息顯示,對直接面對當地居民的單車旅行者而言可是一段險路,想通過一定要戒慎小心。

    準備好買路錢,帶著戒慎恐懼的心情,騎進了印度河谷地區,果如傳言的陣頭就擺在前方,不定時的迎接著我們。「咻..」天外飛來一石,是小朋友送給我們的見面禮。青少年有時攔著去路,只能乘隙趕緊快踩踏板脫離包圍。當地男人出門必備的是攜把步槍身上掛排子彈;而沒事蹲坐在路旁,雙手撐著長槍,落腮鬍配上銳利的雙眼瞪著人看,一副山大王的架勢,真怕心情不好把我們當飛靶練習,只能微笑說哈囉後,不敢回頭的猛踩踏板遠離視線範圍。

    相鄰地區,極端不同的世界,環球行中最驚險刺激的一段路程。

2001-05-25-中國時報- 騎在阿拉的地盤上:

    對伊斯蘭教的信仰與社會開放程度不同,拜訪伊斯蘭國家就必須注意當地的規定、禁忌與宗教信仰,才能一路順利平安。

伊斯蘭堡巧遇的荷蘭單車騎士,在行經伊朗的荒漠時,晚上就被突來的當地人,朝他們的帳篷開槍,還好「趴嘿!趴嘿!卡無中槍」,大難不死逃過一劫,但停在帳篷後的單車就留下了四個彈孔。騎抵埃及尼羅河谷,因當地宗教狂熱份子的威脅,武裝軍警以無法保障我在鄉村地區的安全為由,禁止我騎車,只能搭車通過。

由於伊斯蘭國家女性不能輕易拋頭露面,所以需留意同性戀的問題。在巴基斯坦,一位日本男旅行者投宿在民宿半個月,某日中年男房東進入房間,脫下褲子指著臀部說著「come on」,嚇得旅行者奪門而出。騎抵約旦,聽聞一對來自歐洲的夫妻在鄉村露營,半夜被幾位彪形大漢闖入,先生耽心老婆能否全身而退,但待彪形大漢離去時,有事情的卻是先生。抵達巴基斯坦,路上時常有值勤的警察招呼我過去聊天,甚至有的晚上要到旅館找我,後來聽到這些傳聞才恍然大悟,據說他們對於長的白淨的東方男性非常有興趣,所以我就開始不刮鬍子。

每天清晨五點,從清真寺的喇叭,傳來阿匍祈禱的聲音,宛如Moning call喚醒我們;禁止酒精飲料的世界,日子少了點味道;看不到女性魅力的世界有些單調,生活的更清規。離開約旦後,騎抵以色列耶路撒冷,在新城區中看到滿街穿著時髦緊身,身材又好的以色列美眉,突然間為疲憊單調的旅行帶來一陣興奮,真像是”當兵當三年,母豬賽貂蟬”。

2001-06-15中國時報- 帶著單車飄洋過海

    預計到外地騎單車旅行的朋友,較困擾的問題就是如何將單車帶出門?歐洲國家由於鼓勵民眾從事健康的休閒活動,在大眾運輸系統中都有規劃運載單車的功能,所以許多旅行者就能帶著自己心愛的單車去旅行。

    離開以色列時,選擇海路搭船越過地中海進入南歐希臘,主要考量是不用拆解單車與裝備就可以直接騎車到碼頭上船;比搭乘飛機需要將單車與裝備重新打包,再扛著、掛著、提著沉重與多袋的行李到機場,來得方便與輕鬆。

    對沒有時間限制的單車旅行者,搭配海路來飄洋過海,是非常輕鬆與經濟實惠的移動方式,因為船票會比飛機票便宜且大部份也不收單車的托運費用。而一般大型客輪的票價,會因艙房的等級而有不同的票價;經濟有限的旅者就可購買最便宜的甲板票,晚上隨意找個甲板的一角,打開睡袋鋪地而睡。而刻苦是有代價的,因甲板票與最高級艙房票的價格,一般會有三、四倍的差價;為節省旅費倒可嚐試與體驗睡甲板的滋味。就這樣我就帶著單車搭船渡過紅海、地中海、亞德里亞海。

    在歐陸的鐵路運輸,部份班次的火車,會加掛放置單車的車廂,在火車時刻表上會有註明,以提供攜帶單車的旅行者使用。而部份大城市的捷運地鐵也可將單車推進有標示自行車圖案的車廂內,以方便民眾攜帶單車做長途運輸。

    有便利的運輸工具與規劃完善的單車道,在歐洲騎車旅行是不會寂寞的。在德國、荷蘭更有出版全國的單車道地圖,提供旅行者使用。善用歐洲的交通工具,可輕騎造訪歐洲的好山好水。

2001-06-22中國時報- 腳踏車與風車的國度:

2001-06-29中國時報- 橫越美國,漫漫長路如打硬戰:

    搭機從美國東岸飛到西岸可需要花費好一段時間,從陸路橫越美國就更是一條漫漫長路。美國單車探險協會規劃了橫越美國的三條單車路線中,北部路線從緬因州到華盛頓州6900公里,中部路線從維吉尼亞州6800公里,南部路線從佛羅里達州到加州5000公里,想用單車橫越美國的任何一條路線都是一場硬戰。

    橫越美國的單車路線,為避開主要公路的擁擠車潮,路線規劃以郡、鄉道為主,州道為輔,串連出一條橫越美國之路,行經的地區大部份也是小鄉鎮;所以手中一定要有單車探險協會出版的單車地圖,因為一般公路地圖並沒有標示到鄉道;而且因各州的不同,路上並一定有標示牌。

    八月底避開了熱浪,從華盛頓特區出發,挑選了中部路線預計以三個月的時間用單車橫越美國。美東的第一道天險阿帕拉契山脈,就聳立在前方,等著我踩著雙輪橫越它的連綿山嶺。

    原以為辛苦翻越過阿帕拉契山脈的重重山嶺之後,前程將是一片坦途;但肯塔基、密蘇里、堪薩斯等州的丘陵地型,就讓單車騎士吃足了苦頭。為避開車潮,路線大部份是穿越丘陵台地之間上下起伏坡度較陡的鄉道;常常出現的是筆直道路下坡後再上坡延伸到遠方的高處,如U字型般的直下又直上。一看到腳就軟了一半,只好在下坡時猛踩踏板加快速度衝上下一段上坡,但掙扎爬昇到坡頂時,眼前可能又是另一個U型坡的出現,只能戲稱「賺到一元又要花一元」。在這種地型騎車每天的海拔高度變化並不大,但爬坡路倒騎不少,真是又臭又長的橫越美國之路。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