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傳騎.巔峰傳騎.東非傳騎.南美傳騎.巴爾幹傳騎.南歐傳騎.印加傳騎.中亞傳騎.歐洲傳騎.日本傳騎.吳哥傳騎.波斯傳騎.中歐傳騎.緬甸傳騎.中國傳騎.
2009-10-08-立報-崇拜孫悟空 單車女孩闖絲路:
【記者鄭沛揚台北報導】
6歲的陳萱剛上小學一年級,稚嫩可愛的小女生很有勇氣,花了兩個半月時間,從西安騎單車前往吐魯番,踏上長達2,100公里旅程。陳萱與父母自我挑戰,創下世界最年輕騎單車遊絲路的紀錄。
戰勝2千1百公里
從歷史古都西安啟程,循著張騫的腳步,穿越甘肅黃土高原、河西走廊到人煙稀少的新疆吐魯番,克服高溫日曬與乾燥的戈壁沙漠,陳萱與爸媽順利完成單車遊絲路的壯舉。原訂2,700公里的路程,因坡度,交通,天候考量,最後下修到2,100公里。
陳萱的父親陳守忠是戶外冒險旅遊的先驅,從事戶外運動近20年,1998至1999年曾以單車環遊世界。有感於壯遊多以青壯年為主,陳守忠特別規劃「親子壯遊」,希望以「耐力、合作、慢活地體驗世界。」
陳守忠出發前擔憂陳萱的體力及耐力,幸好陳萱常在龍潭渴望園區騎單車訓練體能,加上遺傳父親的冒險血液,適應力與體能都比一般小朋友好。
選擇絲路,是因為「陳萱的偶像是孫悟空。」絲路的歷史背景濃厚,深富教育意義。陳守忠認為,旅途賦予的意義是「成長」,「或許有些記憶會模糊,完成絲路之旅對她意義重大,因為這不是容易完成的事。」
父母帶頭走訪異地
這趟絲路行程,成人約可在一個月內完成,但以孩子體能、學習為前提,陳守忠放慢車行速度與縮短單日行程距離,讓陳萱有更多時間體驗異地文化,深入社會。陳守忠希望陳萱勇於嘗試,培養觀察力。「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陳萱認識了番紅花與茴香,體驗騎馬、坐驢車、品嚐風味小吃,豐富視野,發掘潛能,培養自信與獨立的個性。
親子壯遊 共同成長
漫長旅程中,陳守忠也得到了自我成長。當年獨自環遊世界時,為求速度不停趕路,無暇顧及風景、人文。此次有陳萱隨行,放慢步調反而收穫更多,居民的好客讓他們受寵若驚,沿途壯麗景致震撼了舊地重遊的陳守忠。「環遊世界是自我挑戰,親子壯遊是整個家庭的共同體驗。」
陳媽媽吳翠中補充,旅程中,父親扮演帶領的角色,母親從旁輔助。經過半年的路線規劃,吳翠中很欣慰陳萱能完成挑戰。她認為,經過絲路的考驗,更加強化陳萱能吃苦、獨立自主的個性。各界的鼓勵也有助她建立自信心。吳翠中希望陳萱能利用上學期間,好好沉澱休息,累積能量面對下一次的「壯遊」。
全家人24小時朝夕相處,共同面臨挑戰,親子互動更為緊密。陳守忠表示,學習如何控管情緒很重要,以信任的正向方式溝通,維持家庭和諧與向心力。陳萱比出發前獨立懂事,願意分擔工作。全家人都學習到分工、互助、體諒與信任的重要與可貴。
放手代替放縱
兒童教育作家「瓜爸」林攸餘認為,父母都希望孩子不平凡,但是過度的保護卻讓孩子變得平庸。父母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就是「經歷」。立委洪秀柱表示,父母應該學習「放手」而不是「放縱」。有計劃讓孩子面對挑戰、適性成長,會改變孩子的一生。她認為,「親子壯遊」帶給台灣教育很大省思。
陳守忠說,真正的冒險是不斷嘗試極限,在壯遊過程中,他發現自己最大的障礙是心,探險如此,人生也如此。陳守忠鼓勵更多家庭創造屬於自己的「親子壯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