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傳騎.巔峰傳騎.東非傳騎.南美傳騎.巴爾幹傳騎.南歐傳騎.印加傳騎.中亞傳騎.歐洲傳騎.日本傳騎.吳哥傳騎.波斯傳騎.中歐傳騎.緬甸傳騎.中國傳騎.
2017-04-25-中國網-《2100公里的禮物:6歲小女孩的絲路夢》 英文版新書發佈:
中國網 2017-04-25
中國網4月25日訊 (記者 何珊)4月25日,英文版《2100公里的禮物:我6歲我騎絲路》新書發佈儀式在北京舉行。本書是中文書中極少數能以英譯版的新面貌,來向世界發聲!
《2100公里的禮物:我6歲我騎絲路》是一個從西遊記開始的親子單車壯遊絲路的故事,爸爸陳守忠、媽媽吳翠華、女兒陳萱,一家3口騎著3輛單車,經過76天、2100公里,從西安到吐魯番火焰山的旅程;當時年僅6歲的女孩陳萱(Sophie),也創下全球年齡最小騎單車遊絲路的首例。
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這本全英文書,不是傳授哪一對父母要小孩成名的手段,也不同於一般的旅遊書或遊記;書中以400多幅圖片,搭配文字敘述,以孩子的視野看世界,對應父親的親子教育思考,並記錄了大量風土人情、點滴絲路知識。
書中沒有艱澀深刻的內容,而是通過從不設限的探索,激發無限的想像,分享小小年紀的陳萱如何用天真和熱情,創造屬於自己的新西遊記;和父母在這段壯遊中,因為放慢速度而帶來許多意外收穫和體驗。
書中藉由6歲小女孩陳萱的視角看待旅行,用童言童語描述出旅行中的點點滴滴,有興奮、有快樂、也有旅途勞累帶來的沮喪。而爸爸的絲路日誌則敘述著沿途的體驗感受及父母的勇氣、決心和教育理念,什麼時候該堅持,什麼時候該放手,什麼時候又該從旁提醒,以及體會到追求的過程最重要,而不是結果如何。
萱萱說:“我在絲路騎腳踏車的時候,就好像一個大明星喔!好多人要幫我拍照、幫我加油,還請我們吃冰、吃西瓜。我發現駱駝的雙峰好像麥當勞,黃河好像奶茶,還有一個大洞窟,裡面有巨人畫的畫耶!我的腳踏車叫做小烏龜,烏龜雖然爬得慢,但一定到得了終點。謝謝你們!我會繼續加油騎下去。”
爸爸陳守忠表示,因為一路上有萱萱,許多從前獨自旅行覺得再平凡不過的事,也能變得驚奇有趣。“雖然對孩子是一種艱難的鍛煉,但卻能讓她增廣見聞,且對日後的影響深遠。”
媽媽吳翠華感歎:“她不是我們捧在手心的寶貝蛋,而是有大視界的孩子。”
這三個主人翁的片斷話語,看得到小女孩用自己的心去看世界,自己聽過的故事,也許在某個場景就會自動跑出來,有他自己的解讀方式。讓大人們看著這些話語會心一笑。
絲路之後,陳家的親子壯遊每年還在持續的實踐中。陳萱從小就和爸爸陳守忠一起勇闖天涯。6歲時騎單車橫越絲路;8歲時到尼泊爾喜馬拉雅山區健行;9歲時登頂馬來西亞沙巴東南亞最高峰-神山;9歲和12歲單車環島;11歲“環球傳騎”單車橫越美國。2016年13歲時,和爸媽全家一起成功登頂非洲最高峰,也是世界七大峰之一的乞力馬札羅山;“環球傳騎”單車橫越中亞絲路。壯遊足跡遍及中國、美國、尼泊爾、越南、馬來西亞、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等國家。預計2017年暑假單車橫越歐洲後,將完成單車環球。
不熟識陳家的朋友會以為陳萱來自一個富裕的家庭,才能四處旅行,但其實陳家是個中產家庭,日常生活簡樸。因陳守忠認為孩子的教育不只在書本裡,體驗是最好的成長教育,親子壯遊所帶來的收穫和回饋更是無價。陳守忠本人就是自助旅行、單車壯游、登山健行、飛行傘、海洋獨木舟、機動帆船玩家和戶外活動探險的玩家,也是壯遊及探險旅遊的領隊。曾出版多本自助旅行書。締造過多項戶外活動紀錄,1992年單車挑戰尼泊爾聖母峰基地營,1993年再次單車挑戰西藏珠穆朗瑪峰基地營,創下世界第一位完成單車挑戰珠穆朗瑪峰南北側基地營之人。也曾在1991年于尼泊爾藍塘山區打破國人飛行傘起飛高度記錄4900公尺,來年在尼泊爾聖母峰基地營再次打破自己的飛行傘起飛高度記錄5350公尺。更曾在阿拉斯加峽灣劃海洋獨木舟,和參與鄭和一號機帆船環島和長江太倉港直航。
陳守忠在1998-1999年間,花了400天時間完成了自己的環球騎行。從2011年開始執行“環球傳騎:4年分時分段單車環球壯遊”計畫後,除了協助許多朋友圓了單車環球的夢想,自己也在2016年補上了中亞絲路這塊拼圖,完成分時分段單車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