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 | 福建日報- 絲路騎行:只為看見孫悟空 一位14歲臺灣女孩的單車騎行故事

2017-05-03-福建日報- 絲路騎行:只為看見孫悟空 一位14歲臺灣女孩的單車騎行故事:

福建日報駐台記者李烈

4月21日,《2100公里的禮物:6歲小女孩的絲路夢》英文版新書發表會在臺北市舉行。書中講述的是臺灣女孩陳萱在6歲那年的暑假,與父母一起騎行絲綢之路的故事。雖然時間已過去8年,但對於那段經歷,陳萱記憶猶新。這8年裡,陳萱利用假期,繼續著自己的騎行之旅,她用車輪丈量了亞洲、美洲、非洲的許多土地,見識過許多同齡孩子未曾經歷的風景,對於騎行的意義有了自己的理解。

一路西行 為了見孫悟空

    陳萱的爸爸陳守忠是一名騎行愛好者。1998年至1999年,陳守忠花了400多天時間,途經20多個國家,騎行了兩萬多公里,完成單車環球一圈的壯舉。在父親的影響下,陳萱很早就開始接觸騎行。

     “我5歲多就開始騎單車了,但從沒想過要騎車去旅行。”陳萱透露,因為怕累,得知父親要帶她去騎行絲路時,她一開始是拒絕的。

     最終讓她踏上絲路之旅的,是經典著作《西遊記》。陳萱從小就喜歡讀《西遊記》,她的偶像是孫悟空。“想不想見孫悟空?想不想去看看火焰山?要不要走一走西天取經的路?”陳守忠借著女兒的偶像,將女兒給勸上了路。

     2009年7月9日,陳萱和父母從西安出發,一路西行,開始沿絲綢之路騎行。他們穿越黃土高原、河西走廊,於9月10日到達吐魯番。那年,6歲的陳萱創下全球最小年齡騎單車遊絲路的紀錄。

     這次絲路之旅,讓陳萱開心不已。“騎行的路上,我感覺自己是一個大明星,好多人幫我拍照,為我加油,還請我吃各種好吃的東西。”陳萱說,在吐魯番火焰山下,她看到了孫悟空的雕像,“那是騎行的終點,我終於見到了我的偶像,那時我覺得自己真是太幸福了”。

愛上騎行 看不同的風景

     這次絲路騎行之旅,讓陳萱愛上了騎行。學校放假時,她就去不同的地方騎行,看不同的風景,體會不同的風土人情。

     此後,8歲的陳萱到尼泊爾喜馬拉雅山區騎行;9歲時在馬來西亞騎行,登頂沙巴東南亞最高峰;11歲單車橫穿美國;13歲到非洲騎行,成功登頂最高峰乞力馬札羅山;去年又騎單車橫穿中亞絲路。

     儘管到過不少地方,但陳萱至今仍覺得,6歲時的絲路之行給自己的印象最深。“當時我在西安看秦陵兵馬俑,覺得一個一個石像,樣子很可愛,後來在課本上學到秦代的歷史,才知道我們的祖先太厲害了。”陳萱說,以大陸為起點的絲路之行,讓她感受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那時所見的歷史古跡,尤其是大陸的歷史古跡,不僅對後來的課程學習有幫助,也成為我生命中一段美好的記憶。”陳萱希望有機會可以再沿絲路騎行,再近距離看一看那些古跡,或許隨著知識、閱歷的增長,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挑戰自我 通往更遠的路

     騎行對於陳萱來說,不僅僅只是一項運動那麼簡單。

     “騎行讓我懂得了什麼是堅持,為什麼要堅持。”陳萱告訴記者,絲路之行到達新疆時,天氣很熱,她想過要放棄,但父親及其他旅人的鼓勵,讓她堅持了下來。

     在母親吳翠華眼裡,騎行給女兒帶來的變化十分明顯。陳萱變得跟同齡女孩有點不一樣:對化妝品和漂亮衣服的興趣遠不如運動。高個頭、黝黑的皮膚、開朗的笑容,是陳萱給人們的第一印象;深入交流下去,人們會發現,這個小女孩不一般,她樂於挑戰自我、超越自我,內心豐富而堅強。

     “那麼遠的距離都挺過來了,還有什麼做不到的呢?”陳萱說,每當學習、生活中遇到困難,她想起騎行過程中的種種經歷,便覺得只是小菜一碟。

     陳萱今年已經14歲,目前就讀於臺灣桃園市大華中學二年級。今年暑假,陳萱計畫與父親一起穿越歐洲。“穿越歐洲之後,我也相當於完成騎單車環球一圈啦!”陳萱說。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