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傳騎.巔峰傳騎.東非傳騎.南美傳騎.巴爾幹傳騎.南歐傳騎.印加傳騎.中亞傳騎.歐洲傳騎.日本傳騎.吳哥傳騎.波斯傳騎.中歐傳騎.緬甸傳騎.中國傳騎.
2009-12-27-聯合晚報- 親子壯遊 2100公里絲路冒險:
【聯合晚報╱邱瓊平】
一家三口的另類旅遊
為人父母的你,想給孩子什麼童年?在舒服的環境中長大,還是要培養孩子有冒險的勇氣?中華單車文化協會理事長陳守忠選了一條不一樣的路,今年暑假,他和太太帶著六歲的女兒陳萱,花兩個半月時間完成2100公里的絲路親子壯遊,不但一家三口的感情更加凝聚,女兒蛻變了,陳守忠也找回自己的童年。
「這不是挑戰,而是以慢活的態度,欣賞沿途好風光!」陳萱四歲開始就跟著爸媽自助旅行,足跡踏遍雲南、廣西和越南,和其他家庭旅遊要住好、吃好的觀念也不一樣,陳守忠有著很另類的「旅遊觀」。 他笑著說,日本、歐洲這些先進的國家,女兒等長大後再和朋友去吧。他們一家人要體驗不同的旅程,親子玩在一起。有人問:「小孩還這麼小,怎麼會記得?」但陳守忠堅信,親子旅遊經驗,對親子關係有正面助益。
騎單車遊絲路「不趕路」
「我們去看火焰山吧!」某天,陳守忠問陳萱有沒有興趣騎單車遊絲路,陳萱沒有猶豫,篤定地回答:「好啊!」陳守忠開始規畫行程。其實,絲路對陳守忠而言並不陌生,他已去過三次,其中一次也是騎單車遊絲路。
陳守忠規畫從陝西歷史古都啟程,穿越甘肅的黃土高原、河西走廊,再到人煙稀少的吐魯番,行程總計2700公里。他們決定不趕路,而是以女兒的體力、安全為最大考量,並視情況隨時調整路程。
今年暑假,陳守忠一家人踏上絲路之旅,沿途許多有趣的景象、新鮮的事物與特殊的畫面,在等著他們。和當地農家近距離的接觸、嶄新的體驗、一路上認識不少新朋友,帶回來滿滿的回憶。
彼此學習大人小孩都成長
「這趟壯遊,讓我們彼此互相學習,大人小孩都獲得成長。」陳守忠說,陳萱喜歡玩水、玩沙,每次騎到有水、有沙的地方,父女玩得不亦樂乎,笑聲迴盪在絲路。陳守忠有感而發說,「我彷彿也找回自己的童年。」
考量陳萱的體能,陳守忠堅持這趟壯遊要「慢慢來」,女兒騎不動了,他就用拖車棒拉著女兒前進。父女倆說好,陳萱要騎10公里,才能讓爸爸拉10公里,調皮的陳萱還會仔細查看路旁的里程碑,不時提醒爸爸:「已經10公里了,趕快拉我吧!」
但絲路環境險峻,一路上碰到的挑戰也不少。有一次只剩下15公里的路程就抵達目的地,但強風吹得他們無法前進,陳守忠決定攔車,請好心人載他們一程。他派陳萱站在路旁招手,果然有一輛載煤的貨車停下來,終於順利到達。
陳守忠帶領的壯遊小隊,也引起當地人的好奇和佩服,有人熱情地送上新疆葡萄,還有人請他們到家中作客。他們到嘉峪關時,碰到一群浙江的觀光客,聽聞他們一家三口從西安開始騎單車壯遊,都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
「這娃兒真厲害!」觀光客拿出相機搶著和陳萱合照,或朝陳萱猛拍,這小女孩也不害羞,跟著大家玩成一片。有趣的是,還有不少駕駛人經常看到三人的身影,會熱情地按喇叭,鼓勵他們要「加油!加油!」
花了兩個半月完成旅程
花了兩個半月時間,陳守忠一家三口終於完成絲路壯遊,由於有些路段風險較高,改搭巴士、汽車,最後共騎路程2100公里,等於繞了台灣兩圈,也創下全球年齡最小騎單車遊絲路的首例。 到達火焰山時,陳萱開心地邊騎邊唱歌,讓陳守忠很感動,因為他深信,這趟壯遊一定會帶給陳萱很棒的收穫。他也正在規畫下一次的親子壯遊,現在還沒有答案,還騎單車嗎?他笑說:「或許走路吧!行程保證精彩!」
親子壯遊/6歲小女孩的慢遊:
「太危險了!」「不要去啦!」陳守忠坦言,當親友得知他的親子絲路壯遊計畫時,大都持反對意見,但他依然堅持,也發現陳萱經歷這次壯遊後,變得更懂事、更有主見,視野也更豐富,培養出她的自信心和獨立自主的個性,對六歲的小女孩來說,何嘗不是寶貴的經驗。
陳守忠用引導的方式,鼓勵陳萱勇於嘗試,體驗書本學不到的知識,看到都市裡看不到的大世界。在絲路壯遊的旅途中,陳守忠白天當老大,晚上則讓陳萱做主,要住哪一家旅館、睡哪一張床、看哪一台電視節目,全都由女兒來決定。
小女孩喜歡看電視,陳守忠完全尊重,還會陪著一起看,有時隔天需要早起,他會和陳萱溝通,女兒也會愉快答應,不會賴床。不過這次壯遊是「慢遊」,幾乎都是睡飽了才出門,小孩才不會抗議。
陳守忠第一次騎單車遊絲路,是為了挑戰一個目標,每天醒來就是不停的趕路、趕路,沒有時間欣賞沿途的風景。這次和女兒同行卻很不一樣,看到有趣的景色,就停車欣賞,父女一起認識許多植物、農作物,像是茴香、番紅花。
有一次,陳萱發現路上有一隻死豬,好奇的蹲在路旁觀察,陳守忠也沒有制止。他說,別的家長或許會嫌髒,命令孩子立刻離開,但對他來說,卻是難得的自然課程,藉此培養陳萱的觀察力。
陳守忠和太太忙著補胎、打氣時,陳萱也會吵著要幫忙,還會幫爸媽按摩、泡茶、為爸媽打氣,全家人學習分工、互助、體諒和信任,親子關係也變得更加緊密。陳守忠形容,現在他們一家人就像朋友,生活中充滿樂趣。
陳守忠還發現,陳萱比同年齡的小孩成熟、有主見,她和同伴玩耍時如碰上困難,會脫口說出「遇到問題就想辦法解決」,或是「沒有什麼困難是不能解決的」。 陳守忠說,他希望女兒以後可以用這種態度面對所有挑戰,遇到問題也不退縮。
親子壯遊/親子一起規畫行程:
陳守忠的親子絲路壯遊,刺激到不少家長,有人打算「比照辦理」,但他表示壯遊的目的不要挑戰什麼,而是要跟孩子在一起,一定要親子共同參與規劃、討論。他也建議不妨先從短天數的遊程開始,給孩子不同的學習和成長。
陳守忠表示,現在小孩生得少,也寶貝得要命,父母總是習慣幫孩子打點一切,出國也要到先進的國家,陳家的教育方式有別於一般家庭,反而讓孩子更勇於挑戰。
陳萱會騎單車,許多人都認為是爸爸教的,但陳守忠忙於工作,根本無暇教導,陳萱在幼稚園學會騎單車,行前也在住家附近騎單車訓練體力,耐力比一般小朋友高,這趟行程對她來說也不成問題。
最近,陳守忠經常獲邀演講,不少人對他們的親子壯遊感到好奇,還有人希望他能傳授「教戰守則」。但陳守忠說,重點不在壯遊,而是要把握「親子相處時間」。 許多家長總是把「忙」掛在嘴邊,忽略陪伴孩子成長的機會。他建議家長排除萬難陪孩子一起去旅行,親子共同規畫壯遊行程,深入認識當地環境。剛開始可以規畫三天的行程,最好關掉手機,不要有公事干擾,讓孩子得到不一樣的生活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