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 | 康健雜誌- 帶著勇氣去壯遊

2015-05-05-康健雜誌- 帶著勇氣去壯遊:

文章出處:康健雜誌198期   2015.05.04   作者 : 曾慧雯

這是一趟能讓你找回自我價值與人生意義的圓夢旅程。不只年輕人該壯遊,熟齡族更要鼓起勇氣去壯遊!

兩個20歲出頭的阿根廷醫學院學生,花了8個月的時間,騎著摩托車縱貫南美洲大陸,目睹貧窮與不公;旅途中的經歷改變了他們,其中一人最終走上革命之路,他是革命家、左翼運動的象徵,切.格瓦拉(Che Guevara)。這段拉丁美洲壯遊之旅,被拍成電影《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The Motorcycle Diaries)》,激勵感動更多人。

壯遊(Grand Tour)在18世紀的英國貴族、紳士階層相當盛行,對年輕人來說有成年禮的意涵,他們會花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到各地探索學習。即使到現在,歐洲年輕人仍有壯遊傳統,例如以飾演福爾摩斯走紅的英國演員班奈狄克‧康柏拜區(Benedict Cumberbatch),念大學前就曾花了半年時間遊歷印度大吉嶺藏區,在僧院教授英語,體驗不同的人生並開拓眼界。

然而,壯遊不再只是年輕人的專利,現在,愈來愈多中高齡族群也踏上壯遊的旅程。他們暫時擱下工作、放下家庭,雖然可能有一些害怕、自信也少了一點點,但深吸一口氣,背上背包,他們勇敢跨出自己的舒適圈,掙脫年齡的束縛,重新感受世界的遼闊與美好。

熟齡壯遊不只是圓夢,也找回人生意義

和青年為了探索世界、增廣見聞而壯遊不同,許多熟齡壯遊是為了證明自己不老,還能為夢想而活。

從年輕時就熱愛探險,完成過白朗峰攻頂、聖母峰基地營及青藏高原單車高山踏騎、以400天時間獨自單車環球等壯舉的中華單車文化協會理事長陳守忠,近年來憑自身豐富經驗,帶領也想單車壯遊的同好圓夢。

今年51歲的陳守忠活力充沛、笑口常開,他說,跟他一起去壯遊的夥伴多是五、六十歲的熟齡族,年輕時只顧工作養家,有些人從沒出過國,更別說挑戰度高、旅行時間長的壯遊了;直到退休後,他們才重拾被擱置的熱血與衝勁,讓接下來的人生為夢想而活。

4年前參加陳守忠舉辦的「分時分段單車環球」挑戰成功的廖木旺,在退休前是個幾乎不休年假的工作狂,退休後他總算能解放自己愛玩想玩的心,也想證明自己還不老,他樂於接受上山下海、騎單車等各種體能挑戰,退休生活豐富多彩。

也有些人透過壯遊,在人生的下半場好好和內心對話、尋回自己的價值。

每個月跟家人請假5天深入花東「走畫」的主婦孫傳莉,在多年相夫教子生活後,希望能再做自己最喜歡的事,也就是畫畫。在持續一年多的「寫生壯遊」旅途中,她發現竟能透過繪畫義賣募款去幫助他人、改變世界,不再覺得自己渺小無力。

擴大舒適圈,你的世界就會跟著變大

很多熟齡族以前沒當過背包客,語言也不行,總覺得自己缺乏壯遊的能力。

別擔心,壯遊你可以自己定義。壯遊不只是探險,也不只是浪跡天涯,它是一趟挑戰度高、胸懷壯志的長時間遊歷,且和當地人文社會有深刻的互動。

「壯遊的挑戰程度不是跟別人比,而是跟自己比,」陳守忠說,不一定要環遊世界才叫作壯遊,每個人的壯遊都是獨一無二的,「最好的學習都是在旅行的過程,至於結果如何倒不重要,」他笑道。

陳守忠說,熟齡族想要壯遊,可以先從規劃短天數的自助旅行開始,慢慢進階;至於語言,他舉第一次出國攀登白朗峰的經驗為例,笑說自己和同行夥伴英文都很破,但靠著比手劃腳依然能溝通,雖然鬧不少笑話,但現在憶起卻感到格外有趣。

他提醒在壯遊前,應當先了解自己的能力,並在規劃及旅行過程中學習,試著丟掉既有的框架與束縛,儘可能擴大自己的舒適圈,「舒適圈擴大後,你的世界也就變大了!」

壯遊前有些準備工夫也不能省,例如旅費會根據旅遊形式有所不同,若你選擇交通花費高的環遊世界,事前的財務規劃是必要的。長時間在外旅行也需要一定的體力,出發前應運動訓練、儲備體能,若要挑戰單車環島,應先從初級、中級路段練習,再逐漸增加強度。

家人的支持也很重要,不妨與家人一起找資料討論,讓家人了解你的行程安排與備案,他們就不會過分擔憂。

很重要的一點是,旅途中要記得適時放慢自己的腳步,留一些時間與空間去沉澱、反思。「熟齡族壯遊的路上,其實是不斷印證他這半輩子所學習的知識,」陳守忠說,壯遊不但是圓年少時的夢,也會因為旅行時不斷挑戰、衝擊、碰撞,激發更多新想法,心境變得更年輕。

壯遊,是為了體驗世界之大,體驗人生之美;而熟齡的壯遊,還要再加上勇敢圓夢不留遺憾,找到人生下半場願為之而活的意義。

世界如此遼闊,總有你神往的地方。找到它,然後,帶著勇氣上路吧!

不服老 單車環球圓夢

文章出處:康健雜誌198期  2015.05.01  作者 : 曾慧雯  圖片來源 : 蕭世英

在我寫這個故事的當下,61歲的廖木旺正在日本騎單車,他預計花兩週繞行瀨戶內海一圈。回國後,5月還要帶太太去加拿大自助旅行。 可別以為他這麼會玩,一定是個旅行老手。事實上,過去30年廖木旺是個工作狂,假日經常加班,也幾乎不休年假,更從未出國旅遊。6年前他自金融業退休,有一些積蓄,但他卻感到迷惑,不斷自問:退休後我要做什麼?我能做什麼?

過去為了賺錢養家,喜歡大自然的廖木旺總壓抑自己愛玩想玩的心,退休後,他自覺該掙脫束縛看看世界,也想證明自己還不老。

他擬了計劃書,一開始只是單純效法別人,把最常見的幾項挑戰目標列上,包括爬玉山、單車環島、泳渡日月潭。沒想到,退休一年內他都做到了,意外發現自己體能、耐力還不錯,便跟著車友進一步從中國福州騎到北京,全長2500公里,共騎了25天。

分時分段,4年完成單車環球壯遊

愛上騎車時自由暢快、挑戰體能的感覺,從北京回來後,廖木旺有了更大的夢想:單車環球。他跟隨中華單車文化協會理事長陳守忠,用「分時分段」方法,每年抽出一個半月的時間,共分4年展開單車環球壯遊。

第一年走絲路,全長6000公里,他印象最深的是吐魯番窪地氣溫竟高達攝氏62度,車友們騎了一段就快熱昏,為避免意外,只好全員搭上隨隊的補給車。

第二年從哈薩克出發,途經吉爾吉斯、伊朗等,最後抵達土耳其。在伊朗時有位車友攜帶酒類入境,竟被法院判刑數個月,幸好可易科罰金,眾人差點嚇破膽。

第三年橫越歐洲,第四年從美國東岸騎到西岸。廖木旺每年的行程都參加,累計里程2萬8千8百公里,去年夏天他順利完成單車環球。

做到4件事,壯遊不只是夢

單車環球讓廖木旺體會到幾件事:第一,退休後的財務規劃很重要,才能去做想做的事,例如分4年單車環球,共花費200萬元,不是一筆小數目。第二,壯遊需要體力,所以要養成運動習慣來培養體能。第三,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去實現夢想,更能激發潛力。第四,著手訂計劃,因為有了計劃就更容易達成目標。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