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 | 旺報-單車壯遊陸夯 分時分段更省力 只騎精華路段 其他改搭火車

2015-06-07-旺報-單車壯遊陸夯 分時分段更省力 只騎精華路段 其他改搭火車:

2015/06/07 | 記者莊舒仲/台北報導

「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從小朗朗上口勵志話,現在變成「壯遊」這句流行語。旅行不再只有吃喝玩樂,有一批人,正用單車改寫傳統旅遊方式,結合火車、渡輪等不同大眾運輸,以壯遊心態,用自己的雙腿,走讀行經的每塊土地,更深層貼近當地人文風情。

  台灣近年來單車旅遊風氣盛行,每年寒暑假總有不少年輕學子,把單車環島、甚至環遊世界,視為人生壯遊的目標。不過,單車騎行大陸8000公里難嗎?又該如何進行?礙於經驗、時間、費用和體力,讓很多人只敢想,卻難有跨出圓夢第一步的勇氣。

門檻降低 激發熱情

  現在,旅遊業看到「壯遊」這塊特殊市場,紛紛結合單車協會等專業團體,藉著簡化和切割方式,降低「壯遊」的門檻,引爆老中青的熱血和激情,願意為自己的人生再寫下精彩一頁。其中,實際執行4 年的「環球傳騎」,是單車壯遊旅遊化相當成功的計畫。

  「環球傳騎」將原本應一氣呵成方式,改為分時分段完成,提供更彈性,且可量力而為的環遊世界方式,今年7月暑假,將推第二梯次的第一段環遊壯遊遊程,以45天時間,從台灣渡船到大陸福建平潭,再騎單車,走陝西西安、甘肅敦煌到達新疆喀什,路程約8000公里。

  「降低門檻,讓更多人圓夢。」台灣自行車旅遊協會副理事長姜俊瑋表示,8000公里聽來很長,但若再分3段,壓力馬上可以減輕。

持續12年 環球1圈

「環球傳騎」以年為間隔,用4年把全程分為亞、中東、歐、美等 4大段,每大段再分為3個小段,每個小段遊程,平均為15天,「只要每年完成一小段,再慢,持續12年就環遊世界一圈。」姜俊瑋說。

  另一位活動發起人,中華單車文化協會理事長陳守忠,曾以400天時間,騎經20多國,完成單車環球壯遊。陳守忠坦承,過去個人環球日子,每天按表操課一直騎車趕路,常累得半死,反而忽略沿途的風光和人文。

  設計「環球傳騎」行程時,陳守忠決定一改作風,用更慢、更休閒的腳步來「壯遊」。活動挑選菁華路段來騎,部分路程改搭巴士、火車進行,避免體力負荷重過,且重覆騎行相似景觀,旅行變得無趣。

  正因大幅度拉低「壯遊」門檻,4年下來,已有廖木旺和顏政治兩位過了耳順、古稀之年的長者,完成單車環球壯遊挑戰,用實際行動證明,「即使人生走近黃昏,一樣可以勇敢作夢。」

2015-06-07-旺報-單車壯遊陸夯 分時分段更省力 只騎精華路段 其他改搭火車:

2015/06/07 | 記者莊舒仲/台北報導

誰說年紀大,就不能壯遊?有後勤支援和導引,大齡長輩也敢作夢。4年前開始參與「環球傳騎」計畫,3位年齡加起來超過200歲的長者,藉著分時分段方式,解決經驗不足、身體適應,以及長時間在國外等問題,跨出單車環球壯遊的第一步。

60歲的廖木旺和70歲的顏政治是「環球傳騎」第一屆,最先完成壯遊的長者。其中,70歲的顏政治還是個抗癌鬥士,生病後,讓他更懂得珍惜有限生命,決心騎車挑戰自我,台灣自行車旅遊協會副理事長姜俊瑋讚嘆,「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不一樣的力量。」

顏政治今年還準備陪著太太到大陸騎行8000公里,完成環遊世界最後一段路程,這也是他第二輪的橫跨大陸之旅,不過因為路程大幅更動,對他來說,還是充滿新鮮感。

另一位完騎者廖木旺,過去在銀行界,除工作壓力大,難有長時間待在國外,即使有騎單車環遊世界念頭,也因為擔心身體負荷,以及行程安排繁瑣和路上狀況而作罷。

有了「環球傳騎」,鼓舞廖木旺跨出第一步,「騎了第一段發現,其實沒有想像中困難」。有了經驗,廖木旺也自行安排旅程,現在到加拿大自我挑戰。

77歲的張永定,是目前「環球傳騎」年紀最大的一位。年輕時愛運動的他說,70歲那年被同學找去騎單車環島,一騎就停不下來,連續 3年環台3圈,每次路線都不同,奠下他對騎車的興趣。

2011年,張永定看到有人號召騎車環球,馬上起心動念,不過,對體能自信的他坦承,如果不是有人帶隊、沿途有後勤支援,加上語言不「輪轉」,肯定不會有勇氣獨自圓夢。目前他已完成歐美兩大段,接下來打算挑戰大陸行程。

張永定說,自從騎車旅行後,眼界開了,認識不少新朋友,生活圈子變大,對老朋友,也因為環球旅程有話題可以分享,生命故事變得更精彩。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