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傳騎.巔峰傳騎.東非傳騎.南美傳騎.巴爾幹傳騎.南歐傳騎.印加傳騎.中亞傳騎.歐洲傳騎.日本傳騎.吳哥傳騎.波斯傳騎.中歐傳騎.緬甸傳騎.中國傳騎.
1﹒最容易判斷的險境是國家地區。只要發生不穩定的政治、社會、治安、動亂、烽火、疾疫和恐怖攻擊等情況,都會被列為旅遊風險警示的國家和地區。
2﹒國外的旅遊警示資訊,可查詢外交部領事事務局的國外旅遊警示分級表,依照警示等級,以顏色區分為4類,並有相關說明和發布日期。
3﹒從事壯遊活動,必然會時常接受大自然的考驗,因此心理上要明確的瞭解︰這是挑戰,但不是在挑戰大自然,而是個人的體力與精神的極限挑戰。
4﹒出發前充分蒐集、閱讀相關資訊,了解當地的特殊禁忌或奇特法律,避免因無心之過而造成誤解和麻煩。
5﹒不妨學習幾句當地的問候語,隨時問候,展現善意。
6﹒初與陌生人接觸交流、還無法判斷對方有無歹意之前,就應保持高度警覺性,留意觀察對方是否有可疑的舉止,如果感覺不對或不想接觸,不要覺得不好意思,應直接婉拒。
7﹒在步行或參觀遊覽時,最好挑選人潮較多的路徑,盡量避免在入夜後或遊客稀少的時段出遊。
8﹒避免和陌生人在荒僻無人的地方共處。如發現四下無人,就趕緊走到有人潮的地方,才能將未知的危險減至最低。
9﹒需要搭乘交通工具時,盡量選乘大眾運輸;如需要包車,最好能透過旅行社、旅館或租車行找車,盡可能掌握車子和司機的狀況。
10﹒臨時在路上找車時,以營業用的出租計程車為主,避免搭乘非營業的黑牌車。上車後記住車牌號碼,並看看有沒有營業執照,對照司機的相片和本人是否符合。
1﹒掌握沿途環境(包括海拔高度、緯度、地形等地理環境和氣候)的資料
2﹒注意停留的時間與旅行的季節
3﹒注意食物飲水的衛生
4﹒盡可能了解當地的公共衛生和醫療資源的條件和情況
5﹒注意傳染性疾病的疫情
6﹒壯遊者本身的行為模式要合乎健康準則
7﹒對自身的健康狀況足夠了解
清楚了解停留時間的長短與壯遊者的行為生活模式,就可判斷是否有接觸感染源的可能性,以決定是否需要注射某些疫苗或如瘧疾的預防性投藥。
保險方面:歐洲、美國等地的醫療費用很高,我們在比利時遭遇意外時,一趟救護車180歐元,送往醫院檢查、醫護及住院觀察一夜,費用共一千多歐元,因此行前一定要購買相關保險,包括旅遊平安險、傷害醫療、海外突發疾病健康保險、海外緊急救援費用保險等,相關保額也要加高,尤其在醫療理賠費用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