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記事 | 南美段 22 – 探訪加拉巴哥群島 – 伊莎貝拉島

8月21日從 Isla Santa Cruz 聖克魯茲島,搭乘上午7:30的船班前往加拉巴哥群島中最大的Isla Isabela 伊莎貝拉島。加拉巴哥主要島嶼間的船班時間,大部份為上午7點~7:30,以及下午14~15點的2個時段。

和前一天一樣,經過2個小時顛簸的航程抵達伊莎貝拉島。在加拉巴哥只要一離開島嶼沿岸地區,進入開放水域 海浪就會增強,船程較為顛簸,怕暈船的朋友,最好吃些暈船藥。

下午到紅樹林和海岸邊散步,濕地裡有一些紅鶴,海岸邊的平台上也有成群的海鬣蜥。

伊莎貝拉島(Isla Isabela)

伊莎貝拉島其島名源自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一世,但在英文中又常根據阿博馬爾公爵(Duke of Albemarle)之名而稱為阿博馬爾島。島上約有 2,200 的人口,大都聚居在位於該島東南端的維利亞米爾港(Puerto Villamil)。

伊莎貝拉島長 100 公里,面積 4,640 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高度 1,707 米的伊莎貝拉島是加拉巴哥群島中面積最大的一座,其面積約為第二大島聖克魯茲的 4 倍。

  伊莎貝拉島雖然地處赤道,但是由於受到寒冷的秘魯洋流影響,加拉巴哥群島的海水和陸地氣溫都不高。島上年平均氣溫為 25 攝氏度。降水量也不大,四季皆宜旅遊。

屹立在全島中央的 5 個火山口高達 1,689 公尺,其中兩個是活火山,在火山口與沿海沙質地帶之間是覆蓋著林木、藤本植物和蘭花的丘陵地帶。島上主要野生動物種類: 象龜,達爾文雀,海獅,海鬣蜥,陸鬣蜥。還有獨一無二的不會飛的鸕鶿,活了百年的烏龜。伊莎貝拉島西岸也是世界上唯一一種棲息於赤道附近的加拉巴哥企鵝主要棲息地之一。

海鬣蜥 (Sea iguana)

  海鬣蜥又名加拉巴哥海鬣蜥或鈍鼻蜥,是僅出沒在加拉巴哥群島的鬣蜥科物種,世界上唯一在水中覓食的鬣蜥。牠們分布在群島的所有島嶼上。  牠們主要棲息在岩石海邊,但也會出沒在沼澤及紅樹林。一般為黑色,也有磚紅色或深綠色。會上岸休息,曬太陽後身體會變色。

大翅鯨

 2018年8月22日安排前往於伊莎貝拉島南側的Los Tuneles 潟湖海灣行程。一人120元美金。 經45 分鐘的航程中,太平洋的浪還是很大,船非常顛簸。

但很幸運的,途中遇到40噸重的大翅鯨(座頭鯨)躍出海面,圓了多年希望能看到鯨魚出水的願望,更珍貴的是高性能相機的協助下,捕捉到鯨魚躍出海面的珍貴照片。

Los Tuneles海灣

Los Tuneles 西班牙文是隧道的意思,位在 Isla Isabela 島的南緣。外圍的海浪很大,船長的開船技術了得,穿過巨浪之後,又要穿梭在礁石間,才能進入海灣。

海灣內為平坦的火山地帶風景,海岸線的天然橋樑,火山島上的羊腸小道,由火山熔岩形成驚人被風蝕和水蝕的岩石及石洞地貌,這些美景絕對是視覺上的震撼。零星的仙人掌和偶爾停留的鳥兒,還有其他野生動物,宛如置身於一個遙遠而夢幻的星球。

在船上用完午餐盒,可就下船在岩漿岩塊的崎嶇的地型走走,這裏全是岩石和峭壁,可觀賞藍腳鰹鳥、橙嘴藍臉鰹鳥等。在這裡浮潛則可看到海馬、海龜、白尖鯊、魟魚、海獅、企鵝,以及大量的魚。

藍腳鰹鳥 (Blue-footed Booby)

  藍腳鰹鳥,又叫結巴鳥,是一種大型的熱帶海鳥。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藍腳鰹鳥的平均身長 80 釐米,體重在 1.5 公斤上下。雌性比雄性稍大些。最引人注目的是它們長着一對藍色的大腳。它們棲息在熱帶及亞熱帶的太平洋島嶼,當中最著名的有厄瓜多爾的加拉巴哥群島。 亦是查爾斯·達爾文首次對藍腳鰹鳥進行廣泛研究的地方。

藍腳鰹鳥不僅腳的顏色奇特,它的孵卵體式格局更有趣。他們不是像其他鳥兒那樣用身體來孵卵,而是用它們那對漂亮的大大的腳蹼護住卵,保持溫度,直到孵化出幼雛。

藍腳鰹鳥不怕人,以致很容易被人抓住,還因此得了一個不好聽的名字–笨鳥。藍腳鰹鳥的種名得名自法國博物學家 Adolphe-Simon Neboux,他對於 19 世紀中葉在加拉巴哥群島的鳥類學研究有很大的貢獻。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