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繞地球儀的線》陳守忠1998單車環球 | 歐洲段 5 – 乾杯巴伐利亞/ 德國

歐洲段 5 – 乾杯巴伐利亞/ 德國

Kufstein –112K- 慕尼黑 Munchen -125K- 福森 Fussen –115K- Lindau –90K- Ludwigshafen –65K- Trossingen –75K- Titisee -110K- chuttern–45K- Strasbourg

跨國的單車專用道

6月22日從Kufstein沿著茵河河畔的單車專用道騎乘,準備通過國境,進入德國。騎在風光優美的河畔專用道上,心情是輕鬆喜悅,因為接著又要換一個新的國家了,也朝旅程終點又邁進一步。

但隨著騎程時間的增加,心裡盤算著,從Kufstein市區到邊界才4公里的路程,怎麼騎了那麼久,還沒到國境?從單車專用道上,也沒有看到國界標誌、銜接公路的叉路及公路上的邊境口岸;就這樣滿腹狐疑又不解,只得順著單車道騎乘,經過一段鄉間田野,再接回公路時,已有一大段距離了!

詳細的看看公路指標,再對照地圖,才確定已經身在德國境內了,就這樣糊里糊塗換了一個國家。因為從來沒想到,可以騎在跨國的單車專用道上,通過國境到另一個國家,這種感覺還真新鮮。

德國位於歐洲中樞地區,境內的地形多樣,有連綿起伏的山巒、丘陵、高原台地、湖泊以及遼闊寬廣的平原,地理景觀秀麗動人,再搭配著豐富的文化古蹟,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加上德國人普遍喜愛旅遊,因此德國的旅遊業相當發達,知名的旅遊城市及景點,每年都吸引不少國內外的遊客造訪。

從德國邊界小鎮 Kiefersfelden到慕尼黑距離約100公里,原本要沿著公路往北行經Rosenheim,再轉西北到慕尼黑;但一路卻看到公路旁出現了一些單車道的標誌,於是決定騎乘單車道。

騎在單車道上,才感覺德國的單車道系統更為完善,路線也多;單車路線的規劃,並不一定是採單車專用道的模式,大部分是將區內的鄉道、林道甚至Off Road連接,以避開主要的公路。只要順著單車指標的指引,就可輕踩著踏板,穿梭在田野、草原、牧場、森林、小鎮之間;深入探訪沿途的優美鄉野風景,進入無車流的世界中,充分享受騎單車的樂趣。

當我發覺單車路線的這項特點時,沿途只要有看到單車指標,再確定路線的方向後,就大膽的轉騎單車路線,雖然有時需多繞點路,但只要沒有汽車的壓力,及鄉野美景作伴下,就值得!

沿著規劃在公路旁的專用道,騎進了慕尼黑郊區;但每次只要進入大城市,總是最傷腦筋的時刻,因複雜的街道系統,如沒有清楚的指標,常會使人不知身在何處;如有市區地圖或衛星定位儀(G.P.S)的幫忙,才容易確定自己的方位,也比較不會迷失方向!

「對不起!團體房已經客滿了。只剩下定價42歐元的單人房,如果你要住,可以算35歐元。」正高興騎對了路,進入慕尼黑市區,也很快的找到了旅遊書上的4 You House旅館,但旅館人員表示。

「天阿!又累又冷,又要為住的地方煩惱了!」想了一下,因為現在已經進入暑假的旅遊旺季,市區內的中低檔旅館,大部分都客滿了。雖然超出我的預算很多,還是早點落腳休息算了!又是豪華的住宿享受。

德國巴伐利亞乾杯

位於德國東南部的巴伐利亞,因阿爾卑斯山脈橫貫南方,在山脈前沿地帶形成了巴伐利亞高原與其南部的丘陵及湖泊地形,賦予了此區美麗的自然風光景色;再配合當地居民對於追溯到6世紀的歷史文化所產生的自豪感,及維護民間習俗的執著,使得巴伐利亞擁有豐富的文化歷史遺產及令人難忘的自然美景,向旅客散發出高度吸引力。

巴伐利亞的首府慕尼黑是個應有盡有的大都市,除了汽車、飛機、電子等輕、重工業發達外;在文化方面則有著名的大學及歐洲最大圖書館,境內更有超過20座以上的巴洛克式博物館、美術館等著名建築,文化旅遊資產豐富。而每年9月下旬~10月上旬所舉行的啤酒節活動,更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國的觀光客,大杯大口的喝起了啤酒,大啖德國豬腳,讓慕尼黑不愧為啤酒之都。

利用住在市區內的地利之便,趕緊前往老城區的瑪莉亞廣場、新市政廳及聖彼得教堂等幾個主要景點逛逛。漫步舊城老街,就發覺慕尼黑因文風鼎盛,學生數量多,所以市區內規劃的自行車道上,總有不少的單車族騎乘;另外也有單車旅遊公司,安排了城市單車行的遊程,讓來慕尼黑旅遊的觀光遊客,能用單車深入探訪市區內的主要景點。看到城市內,許多人騎單車的景象,就倍感親切。

為了多蒐集一些單車資訊,我在瑪莉亞廣場旁的新市政廳對面的一家大型書局,也買到了3張要前往路線的單車地圖。經過研究之後,發覺德國鄉村有許多的鄉道路網系統,都非常適合騎乘單車;而這些鄉道在經過規劃後,區分成不同等級的路線,並出版了單車地圖,提供給單車旅行者使用。

由ADFC-Radtourenkarte出版的單車地圖,將全德國劃分為27張比例為15萬分之1的地圖,可依照預計的騎乘區域,分圖購買。由於比例夠大,地圖上的大小道路標示的非常清楚,規劃為單車路線的道路,也依不同顏色區分等級;並有各點距離、等高線、陡坡符號、露營區、自行車店等符號標示;可說是一圖在手,受用無窮。

  由於市區內的住宿費用實在太高,住了2夜後,趕緊搬離到位於市區南方6公里的Thal-Kchn露營區,費用才8歐元,可節省多了。這個露營區位於Isar河畔的森林公園,環境自然清幽,狹窄的一段人工河道上,特別設計了水流波浪,一些青年人就在此從事衝浪活動;我是第一次看到可以在河裡玩衝浪,還真新鮮。

騎向童話城堡-新天鵝堡

從慕尼黑到新天鵝堡,可先到Starnberg,再經位於Starnberg-See湖濱東岸的Berg後,沿著濱臨湖畔的小路往南騎,這段路程部份會穿越在湖畔的森林之間,寧靜、車少,湖光水色搭配綠意盎然的森林,讓人心曠神怡,是超佳的單車路線。湖南岸的Seeshaupt附近,也有多處環境優美的露營區,可投宿在此。

在湖濱的露營區內,遇到來自美國的喬治,他知道我騎自行車環球,所以對我的單車、裝備非常有興趣,也問了許多的相關問題;並表示如果有機會與時間,也想來趟長途的單車旅行,所以多了解一些別人的經驗是非常重要的。遇到同好一聊又是大半天,到10點天黑才打住休息。

離開Starnberg湖,由於單車地圖上規劃的路線多且複雜,有時還不易找到,因此搭配公路行進,較能掌握方向與路線。路線可往西南行,經Weilheim、PeiBenbg、Peiting、Steingaden、Trauchgau等鄉鎮,沿途盡是歐洲寧靜的鄉野及小村風光,景緻優美怡人。

從Steingaden之後的17號公路旁,也有設置單車專用道,沿著公路旁的單車專用道前進,較易掌握路線,有單車道出現就可騎乘,沒有就再騎回公路。經Trauchgau後,牧場、草原、阿爾卑斯山景又出現在眼前,轉進鄉野間的單車道,就可一路享受騎乘樂趣,抵達位於新天鵝堡山下的Schwangau。

找到了Schwangau旁的Bonnwald湖畔露營區,才紮完營,天空又飄起綿綿細雨,整夜不歇;隔日只好再搬到位於新天鵝堡山下的Schwangau村落,旅遊書中介紹的Pension Weiher民宿,沒衛浴的單人房19歐元,含早餐。從這裡只要步行就可到新天鵝堡。

位於阿爾卑斯山腳下的福森,以童話城堡-新天鵝堡而聞名,也成為浪漫之路的南邊終點站。新天鵝堡位於阿爾卑斯山腳的一座小山頭上,建於1869-1886年間,是德國最吸引觀光客的景點,也是迪士尼樂園中,灰姑娘城堡的靈感來源。福森除了新天鵝堡外,風景秀麗的健行步道及阿爾卑斯山滑雪勝地,吸引了不少觀光客的目光,但騎著單車眺望新天鵝堡則是在此地最佳的旅遊方式。

從位於新天鵝堡山下的Schwangau小鎮,沿著Forggen-See湖濱東岸北上及往西側的福森方向,都是平坦的原野地形,區域中規劃了完善的自行車道路線;騎乘其中,青翠的草原、牧場相隔,牛兒成群,低頭吃草,搭配遠山近水及矗立於山頭上的新天鵝堡,好一幅美麗的阿爾卑斯山典型風光。

    傍晚時分,騎在谷地的田野鄉道中,有時也會看到騎著鐵馬的牧童,將牛群趕回農莊的畫面,不禁讓人會心一笑;因為隨著時代的進步,在此地,鐵馬好像已將馬匹淘汰了。

    夕陽柔和的光線,灑在谷地的田野、鄉間小道,隨時可見到單車的蹤影;在此時刻,滿滿的幸福感湧現,覺得自己真是好運,這一路騎來,可以感受與欣賞到許多美景;雖然騎單車的日子辛苦些,但有時辛苦還真是有代價。

德奧瑞環繞的波登湖

連日陰沉的天氣終於放晴,6月29日從新天鵝堡往波登湖騎乘。原預計從Vils河南岸的公路,穿越一小段奧地利國境後,再接回德國的Pfronten;但騎到弗森後,還是被河岸的美景所吸引,而騎到北岸的自行車道。沿著河流,穿過森林,單車道開始緩慢的爬昇,四周慢慢被茂密的森林所包圍著,而Vils河竟不見蹤影,心裡開始後悔,可能又騎錯路線,也不知前方的路又接到何處。進入奧地利與德國後,為了避開主要道路,有時會大膽的選擇騎乘一些鄉間小道,但是如果判斷錯誤,就變成了多繞路或多上坡。

在看到單車騎士的身影出現林間,經過詢問之後,確定與行進的路線相吻合,心理就踏實許多。隨著山路穿林而出,視野變的開闊,眼前突然出現了一泓翠綠色的湖水,平靜的湖面上,映照著湖畔積雪的山頭;看著寧靜的山中小湖美景,也忘記先前騎乘上坡的辛苦,這也是在歐洲騎乘過程中,時時有的驚奇美景。

繞了一圈森林道,接到了410號公路,即將要翻越連綿的丘陵山路到波登湖。從單車地圖上,標示的幾條往波登湖的路線中,選擇了這條路線,是希望這段路線的上下坡山路最少,但是尚未騎乘,一切還是未知數。經Immenstadt之後,沿著湖邊有一段20公里的逍遙單車道,可盡情騎乘在田野之間,遠離車潮的壓力;看來還是挑對路線了。

Oberstaufen之後,一路有許多鄉道路線,沿途的田野丘陵風光依舊怡人,上坡路段也少;經Weileru轉往西南的公路,從Neuhals再進奧地利國境後,      經波登湖畔大城Bregenz,沿著湖邊前進,可再重返德國的Lindau。在一日之間,就這樣過境進出奧地利2次。

「你為何要嘗試騎單車環球?」進入奧地利時,車友班尼騎著公路車從後追上,問了這個沿途許多車友相同的問題,更是許多人的夢想。

「我喜歡奧地利與德國,這裡的環境有草原、田野、美麗的風光。」

「但是我因為生活在此,每天看,早已經習慣,也不覺得怎樣。」班尼說。

旅行就是讓人換個視野,走了一周後,會珍惜所擁有的,也更懂得惜福。

波登湖Bodensee被德國、奧地利、瑞士這三個國家所包圍著,北岸是德國,南岸是瑞士,奧地利位而東南一角。而林達Lindau就位於波登湖東北岸的德國境內,與奧地利緊鄰著。

林達的舊城區是一座被波登湖所圍繞的小島,島上保存了不少中古時期的歷史建築,其中如Collegiate教堂和St.Stephen’s教堂都是1000年以上的古老建築;而位於港口邊的舊燈塔(Mangturm)則建於13世紀。這些古老建築再配合著波登湖優美的湖光山色,使得林達成為歐洲人度假的天堂之一,也有「德國極樂盡頭」的美譽。

騎進林達城區中,老街建築的屋頂山形牆如尖形的層層台階,與其他的城鎮不太相同,充滿著當地獨特的建築特色。這一路行經的歐洲城鎮,有不少都保持著傳統的建築與老街道,騎乘其中感覺非常舒服。老街建築在傳統與現代中還能並存,真要花點心思。

可能是連日的豪雨,導致波登湖的湖水高漲,所以在林達較低窪的地區都有淹水的痕跡,街上並搭建木頭步道,供路人行走。但遊客似乎不受影響,依舊絡繹不絕,悠遊閒逛在舊街之中,或坐在露天餐廳的桌椅上,聽著樂隊現場演奏,真是令人羨慕的歐洲生活步調。

探訪旅友費里的家鄉

搭乘以色列往希臘的客輪上,與費里(Franz)經過了3天的相處後,大伙也結成好友;在希臘下船道別時,費里特別邀請我,到德國一定要去他家走走;於是從波登湖就沿著湖北岸往西後再轉往北行,前往位於黑森林附近的費里家鄉小鎮Trossingen,探訪此位旅友。

抵達費里家,旅友重逢,份外高興,恰巧隔天他的堂弟結婚,於是也與費里的家人,一同去參加婚禮,感受一下不同國度的婚禮習俗。下午2點,婚禮在小鎮的一座禮堂舉行;由於費里的家族來自匈牙利,其堂弟的新娘來自羅馬尼亞,所以婚禮儀式進行時,德語講完,就有人翻譯成匈牙利語及羅馬尼亞語;而這3種語言,我一句可聽不懂,只好呆坐了3個小時,不知所云。還好過程中,有一些親朋好友用唱歌來祝福新人,也讓我能夠聽到東歐國家的民歌。

原以為儀式結束後,就可打道回府,但一出禮堂,大伙卻搬師到鎮郊的保齡球館餐廳,每個家庭再拿出自己所烘培好的蛋糕,與大家一起享用,開始下午茶點心時間。下午6點多,用完下午茶點心,大伙就在球館外的停車場閒聊,費里也將我介紹給他的朋友親戚認識,透由費里的英文翻譯,大伙對我充滿著好奇,也很訝異及欽佩,我從亞洲騎單車到這裡。

晚上8點,大伙重新再進入保齡球館餐廳,開始用晚餐,一直到11點多才結束;算算參加這個婚禮,就從下午2點到晚上11點,整整9個小時。

一連在費里家住了4天,也深入體驗了德國鄉間的家庭生活,預計離開前一晚,正在房間內整理裝備,費里的小弟,得知我明天預計離開,趕緊跑到樓下,不一會兒功夫,費里就上來。

「你明天真的要走?你不要覺得不好意思,如果你喜歡的話,在我家住上1、2個月都行,吃住全免費。在我們小鎮很少能遇到,像你這種來自東方的英雄,能住在我家,也是我們的榮幸!你今天晚上再考慮一下。」費里慎重的表示。

    但天下總無不散的筵席,這麼憂裕舒適的環境,再待下去,可能還真不想走;隔天早上在費里失望的神情中,還是將裝備掛上雪豹,依依不捨的與他及親切的家人道別,再踏上旅程。

騎出小鎮,心裏真得有些不捨,不知什麼時候,才可以再重見這些親切、熱情的朋友。每當熟悉一個環境,離開時總有些依戀,如約旦安曼、義大利維羅納、費里的小鎮。

    離開費里的小鎮後,經黑森林南部的悠閒度假勝地-蒂蒂湖(Titisee),騎抵位於黑森林西南方著名的大學城弗萊堡(Freiburg)。7月7日就沿著萊茵河畔的自然優美的單車道,往北騎到德國與法國邊界小鎮Kehl;從這裡渡過萊茵河,進入法國的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